【逐字紀錄】20180903「保障數位人權· 國家監控的透明機制」公聽會
你知道檢察官現在用搜索票向網路業者調資料時,是否會通知當事人嗎?而公務機關和網路業者間調資料的流程為何,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台權會在2018年9月,與尤美女委員辦公室一同召開的「保障數位人權· 國家監控的透明機制」...
網路用戶的言論不應由企業審查:馬尼拉中介者原則全文
前言:所有網際網路上的通訊,都是由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社交網路和搜索引擎等中間人所促成的。規範中間人對這些通訊內容負有法律責任的政策,對使用者的多項權利產生影響,包括表達自由、結社自由和隱私權等。...
【聲明】 法務部應全面退回《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正草案
法務部在11月7日,對外 公告 了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下稱《通保法》)的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在修正草案的說明中,法務部列出了以下兩點主要的修法理由:(1)因現行規定於實務運作確有窒礙難行之虞(2)因應犯罪類型複雜化...
【投書】政府只用「恐嚇」處理假訊息
本文刊登於 2018.11.14蘋果日報論壇 文/何明諠 (數位人權專案經理) 假新聞或假訊息(disinformation)似乎造成了我國政府近來施政上非常大的困擾。特別是選舉將至,僅這兩個月來,...
台權會 v. 法務部:2018《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法資訊專區
背景 根據媒體報導,法務部已提出《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修正草案,並送至行政院審查。而本次預計修正的重點內容,將包含刪除調取通信紀錄須取得法官同意的規定、增加檢察官核發GPS使用許可書的規定等。...
2018屏東高中職學生人權營的感想與側記

30 August 2018 | 12:00 AM      

活動感想|張紹青(實習生/文藻大學國際事務學系) 連續兩天的高校人權營的眾多講題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隱私權與原住民人權。 隱私權的演講中,我瞭解到,我們以支付自身資料代替金錢花費來享受各種免費的網路服務。...
下一張臉在哪(1):人臉辨識在台灣的人權爭議
人臉辨識技術的應用近期屢在台灣引發重大爭議。特別是這陣子,台北市因前瞻計畫,打算在幾所高中試辦人臉辨識點名,以及前幾個月,台北市試圖在智慧路燈上安插人臉辨識模組的事件後,人臉辨識到底在台灣如何被運用,...
【講座報名】中國網路言論政策的發展

20 July 2018 | 04:52 PM      

中國有世界著名的「網路防火長城」,阻擋、過濾特定的言論和網站進到國內;並且中國的言論平台均會阻擋、下架「不和諧」的言論。近期更是通過《網絡安全法》(2015)、及 VPN 禁令 (2018/1),進一步限制國內的訊息傳輸。...
【投書】LINE變更隱私權政策,使用者究竟在罵什麼?
本文同步刊登於 PNN公視新聞網 文/何明諠(台權會網路自由與隱私計畫專員) LINE近來變更隱私權政策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LINE及國發會也在這兩天陸續發佈新聞稿,或澄清或譴責。但暫時撇開雙方的說法不談,...
【投書】便民或監控?晶片身分證的隱私風險
本文亦刊登於 2018.07.05蘋果論壇 。文/何明諠(台灣人權促進會專案經理) 內政部目前正規劃將紙本身分證換發為晶片身分證,儘管歷時3年的規劃,至今仍尚未定案,但近期已屢次引發爭議。特別是本次新增的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