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資料隱私日:民團盼完備個資法與獨立機關職權
1月28日國際資料隱私日(又稱資料保護日、隱私日),旨在提升隱私權意識,受多國響應。台灣近年歷經眾多個資保護危機,公部門主導的至少就包含2020年晶片身分證錯誤政策、2022年2300萬戶政外洩事件,...
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總體檢 - 發言稿與聯合新聞稿
在關鍵的制度保障上,幾乎都沒有達成。庇護機制雖然在去年移民法修法後有專案機制,但至今尚未有申請者取得臨時外橋登記證,以隱私權來說,也未見政府公開任何有關個資保護機關層級與職權的規劃設計。
【側記】上網行為狙擊中:定向廣告的隱私問題與南韓經驗談
南韓個資保護委員會認為,Google及Meta蒐集使用者的行為資料,利用這些資訊對使用者投放客製化的廣告,在過程中卻未明確告知使用者並取得其同意,或將相關規範隱藏在冗長、用字模糊的政策條文中,已經違反個資法
電信資料利用事證與個資會籌備處之回應
台權會於六月中,發函提供電信資料利用違反個資法嫌疑之事證,請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以下簡稱籌備處)向地檢署告發相關業者。本會於七月初收到籌備處回函。籌備處將本會函文移文給通傳會,而對通傳會錯誤將「去識別化」...
電信資料利用涉嫌違反個資法,台權會請個資保護籌備處告發電信業者
自特定政黨人士宣稱,其使用電信資料比對出不同集會群眾各自之人口特徵後,包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各大電信業者均僅將該風波認作單一事件,未通盤檢討電信資料長期為各方目的外利用之事實。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耀祥甚至表示...
披著羊皮的是羊還是狼?談民眾黨〈數位醫療發展條例〉草案
草案允許將電子病歷、長照服務紀錄、基因、理賠核銷、人體生物資料、健康相關軟體生成資料等,在未經個人同意下進行串聯整合,罔顧憲法法庭在健保資料庫案判決揭示的憲法意旨。
健康資料的使用條件:歐盟個資保護機關意見與台灣現況
日常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紀錄運動與健康狀態,生病時就醫留下的資料和醫療影像,電子化及雲端服務讓健康資料更容易被儲存及分享,健康資料被用於個人未同意或難以控制的情境也數見不鮮。世界醫師會於2016年修訂通過《 台北宣言 》
數位發展臨門一腳:台灣有了前鋒,為什麼還缺守門員?
台灣個資保護守門員長年空缺,讓數位發展的國家隊始終缺少最堅定的後盾,或許是好事多磨,期待我們能建立位階足夠,且有充沛量能與獨立性的隱私專責機關,建立數位環境下的民主韌性。
退出權勝利,個資法合憲不及格──健保資料庫案宣判
今天憲法法庭判決(111年憲判字第13號),我們終於能見到終結資料剝削的一絲曙光。 為避免修法期間對人民資訊隱私的持續侵害,以及預防健保資料在此三年內遭大肆利用,我們嚴正呼籲健保署與衛福部,從此刻開始,就應停止違憲作為
台權會回顧2021十大人權新聞事件:牛年人權牛步,濫權發展依舊
台灣人權促進會(下稱台權會)在即將到來的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響應聯合國2021年「削減不平等、提昇人權」的倡議平等主題,嚴選「10大人權新聞事件」以檢視年度人權狀況,並呼籲政府應重視各處境不利者遭受侵權與不平等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