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役政資料介接現況如何?台權會提出訴願
台灣高達2300萬筆以上的戶役政資料,於去年十月在國外論壇遭人兜售。儘管目前尚未釐清外洩原因,因外洩欄位涵蓋戶籍、兵役別、原住民族身分等資料,公民社會期待瞭解戶役政資料現行的介接狀況。台權會今年3月,...
訴願成功一年後,法務部個資調取透明化有何進展?
我們在2019年向法務部申請公開,其與Google、LINE、臉書等業者,協定如何調取用戶資料的相關文件。法務部以「恐有礙犯罪偵查」拒絕公開。2020年我們訴願成功,原處分撤銷。
【側記】防疫措施的人權保障與監督可能
台灣人權促進會籌備「防疫措施之人權保障」座談,邀請非營利組織、學者及曾報導防疫措施之記者共同探討疫情下的人權議題。本場活動在台灣網路治理論壇舉行。
看得見的「類細胞簡訊」與看不見的「健保卡註記」:誰是高風險族群?
一個人被標記為疫情高風險族群,但自己卻不會被通知,不管是在個資保護或者防疫上,都站不住腳。
【活動側記】個資調取的未來:網路透明報告
座談會邀請到了曾經協助過調查的政治工作者及資訊專家,一起來分享透明報告製作過程遇到的困境、民意機關如何推動個資調取的透明機制。
【Q&A:遠端生物辨識科技與人權問題 】你的臉孔不是你的臉孔
台權會與全球逾200個社會組織、社運人士、科技人與其他技術專家共同 呼籲全球禁止臉部辨識與遠端生物辨識科技。跟著這篇Q&A一起來認識這封公開信背後所關注的數位人權問題
台權會針對「健保卡註記高風險族群」與「政府與電信業者合作之防疫監控措施」申請資訊公開
本會向指揮中心申請政府資訊公開,期待瞭解各項措施之法律依據及執行情況
2020台灣網路透明報告 (2017-2018)
政府向網路業者調取用戶個資、要求限制網路內容的概況如何?台灣的業者向用戶揭露了哪些政府要求? 本報告為我們在2014年發起的計畫,今年已來到第三次發布。 更正 : p.23 調查局請求LINE提供用戶個資,使用之文件為...
【聲明】從電子圍籬到天網:防疫電子監控給問嗎?
跨年剛結束,政府啟動「天網」辨識大型活動參與者,更從五月天的演場會中找出「自主健康管理者」。從2020邁入2021,使用電子圍籬從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地點擴張至公共場所,對象延伸至自主健康管理者。
台權會 v. 法務部:2018《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法資訊專區
背景 根據媒體報導,法務部已提出《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修正草案,並送至行政院審查。而本次預計修正的重點內容,將包含刪除調取通信紀錄須取得法官同意的規定、增加檢察官核發GPS使用許可書的規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