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類細胞簡訊」與看不見的「健保卡註記」:誰是高風險族群?

疫情邁入第二年,我們經歷三級警戒,度過比去年更嚴峻的管制。我們開始習慣今年新發布的防疫措施,掃簡訊實聯制,而去年我們熟悉的電子監控仍延續到現在。今年9月仍有110萬人收到類細胞簡訊,5月曾到過萬華的人中也有60萬人收到過簡訊。這些簡訊是以手機的基地台資料判定位置,並在事後發送。後續經媒體報導,人民才得知指揮中心以基地台位置,在健保卡中添加萬華旅遊史註記。

為了釐清疫情電子監控的法律依據與保護措施,我們在6月申請政府資訊公開,並於9月收到指揮中心回函。我們詢問的措施包含:健保卡註記「高風險族群」、指揮中心與電信業者合作分析電信足跡、是否曾查調外籍人士網頁瀏覽紀錄。另外我們也曾發函指揮中心,詢問簡訊實聯制與電信業者合作的進一步資訊。(指揮中心回函請見此)

指揮中心認為健保卡註記不用通知當事人

首先,我們可從回函確認健保卡註記並未通知當事人,且指揮中心認為不必通知當事人。指揮中心認為,依據個資法,執行法定職務蒐集個資便不用告知當事人。這樣的解釋突顯兩個層面的問題:一是個資法任憑機關解釋,無從發揮保障基本權的初衷;二是風險識別的權力不對稱。健保卡註記對象從旅遊史、接觸史、特定職業別,擴張至依電信資料鎖定的「高風險族群」,如何判斷其為法定職權之必要個資利用?即使其為必要,是以何種理由不告知當事人?面對政府對基本權的限制,人民需要知情,才能避免後續可能出現的傷害,或及時提出救濟。如果機關認為資料蒐用為法定職權所必要,就能不讓人民知情,顯然違背個資法保障當事人權益的精神。其次,註記健保卡是為了提供醫護人員診療判斷,然而當被註記者不知道已被註記、為何被註記,就像背後貼了標籤,很難檢查標籤陳述是否正確。一個人被標記為疫情高風險族群,但自己卻不會被通知,不管是在個資保護或者防疫上,都站不住腳。

高風險族群定義不明,且仰賴電信業者提供的基地台資料

至於「高風險族群」的定義和判定程序,從指揮中心的回函中並無法看出明確的定義和決策如何形成。瞭解相關定義和程序,可以讓人民可以預期,在何種情況下會被隔離檢疫,什麼狀況下是自主健康管理,以及非屬上述描述的「高風險族群」需要注意些什麼。指揮中心回函僅說明高風險族群指:「經指揮中心依據時間、特定區域、確診案例與其他因素綜合考量,認定為疫情嚴重地區之人員。」在萬華健保卡註記一事中,共有15萬4千人以電信業者提供的基地台位置資料遭註記。基地台資料的誤差,以及手機使用者與門號登記人不同,都可能產生錯誤註記。錯誤註記除了傷害當事人權益,也影響醫護人員做出正確的判斷。

電信業者與政府合作分析足跡,無相關契約、備忘錄

電信業者提供政府的資料,已能影響個人醫療證件的註記,因此我們也向指揮中心申請,公開與電信業者合作的約定事項、契約、備忘錄及有關文件。指揮中心表示,並無上述文件。分析用戶位置資料,再將用戶資料提供給政府單位,已經涉及政府調取個資。在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中,調取電信資料需要檢察官甚至法官同意,同時具備通知當事人、定期公開統計此類保護措施。疫情初期為了防疫的個資調取可能無法做到充足的保護,然而到了今天法律尚未完善,為瞭解業者與政府合作下的大量個資蒐用是否提供充足的保護措施,需要政府與企業共同公開合作文件,供納稅人、電信消費者以及大眾檢視。

另外針對媒體揭露之指揮中心公文內提及查調外籍人士網頁瀏覽紀錄一事,指揮中心表示並未執行。

除了申請政府資訊公開外,我們也查詢到其他與疫情電子監控有關之標案,以下列出供大家參考:

2021/9/16 五大電信/共約2千4百萬/限制性招標

2021/9/15 現觀科技/約7百萬/限制性招標

2021/10/1 約3百萬/經公開評選之或公開徵求之限制性招標

2021/3/23 五大電信/共約7百萬/限制性招標

2021/10/6 中華電信/約1百萬/限制性招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