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 NOW for Fishers’Rights」倡議團隊再次呼籲,應強制提供Wi-Fi給外籍漁工以保障其勞工權益

「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倡議團隊再次呼籲,應強制提供Wi-Fi給外籍漁工以保障其勞工權益

漁業產業協會和漁業署持續否認CNN報導中的嚴重勞動侵權

-

鑑於CNN在7月13日的一則深度專題報導中詳細描述台灣遠洋漁業(DWF)中存在的強迫勞動與惡劣條件,各漁業產業協會和漁業署的回應卻是淡化實際情況。對此,「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倡議團隊做出回應。

「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表示,台灣海鮮產業應停止否認遠洋漁業中存在的強迫勞動和其他普遍的、系統性的侵權行為,而應採取緊急行動以解決問題,包括為每艘漁船上的漁工提供安全的Wi-Fi通訊,使漁工能夠行使結社自由的基本權利。

然而,各漁業產業協會和漁業署非但沒有承認CNN所揭露的虐待行為,反而淡化了這些有憑有據的個案問題。海鮮產業團體聲稱,CNN報導的案件是「單一的、已獲解決的案件」,而漁業署則聲稱這些案件不能代表整個產業,無視整體遠洋漁船中存在有據可查的結構性驅動因素所造成的強迫勞動狀況。

台灣人權促進會的施逸翔表示:「漁業產業想讓我們相信CNN揭露的只是孤立事件,但這其實只是冰山一角。這些並非個案,反而是台灣遠洋漁業深層結構性問題的情況,包括孤立、債務拘束、無法與工會溝通,或提出申訴就會遭到遣返、實質報復,以及無法獲得司法救濟。」

東港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屏東縣漁工職業工會(FOSPI-PMFU)倡議者與前主席艾哈邁德·穆扎基爾(Ahmed Mudzakir)表示:「漁工一出海就要在海上被孤立好幾個月,無法與工會和家人聯繫,無法核對是否收到工資,也無法舉報遭虐待的行為。當漁工無法發聲或組織起來維護自身權利時,虐待行為就會持續發生,無人制止。」

台灣漁業強迫勞動風險高,美國勞工部自2020年起持續將台灣漁業海鮮產品列入「童工或強迫勞動製品清單」。

台灣遠洋漁船船隊的外籍漁工自入職之日起就面臨嚴重的勞工和人權侵犯。印尼的仲介機構收取高額的招募聘僱費,可能導致漁工債務拘束,而工作綁定簽證的政策,則將他們的法律地位與特定雇主綁在一起,使他們陷入容易遭致虐待的處境,持續的關於遣返的威脅則使他們無法發聲。漁工在海上被孤立數月,無法聯繫工會和透過申訴機制來舉報侵權行為,例如加班、工作條件惡劣、缺乏醫療救治或船長虐待。

外籍漁工被迫忍受在剝削條件下繼續工作,而任何虐待行為即使曝光也往往被掩蓋數月,有時甚至接近一年。通報個案的漁工在返回港口後往往會面臨立即解僱和遣返出境。這對漁工如果想要正式申訴,產生了寒蟬效應,導致侵權行為無法處理,雇主也難以承擔責任。

通報與救濟措施的延遲,導致台灣漁業產業中的職業安全衛生之違規行為頻繁。此外,漁工經常因不衛生的環境或營養不良,而發生意外事故或生病,並且經常被拒絕醫療救治或無法靠岸下船就醫。

英國的社會企業「憫研顧問」(Humanity Research Consultancy)對台灣漁業的健康和安全狀況進行了調查,根據政府記錄和媒體報導,從2022年到2024年中,共有63人死亡,33人失踪,29起落水事件,以及18起受傷或患病的報告。平均而言,每週就有一名漁工死亡、失蹤或落水,每八天就有一名漁工受傷或重病。光是在2025年1月至3月,FOSPI-PMFU就記錄了在四艘懸掛台灣國旗的漁船上工作的四名成員死亡。

「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倡議團隊與勞工和人權盟友攜手,呼籲在遠洋漁船上提供免費、無障礙且強制性的Wi-Fi,以便漁工能夠享有通訊權並維護其勞工權利、聯繫其所屬工會或倡議人士,以及可以獲得醫療服務。海上Wi-Fi已在遠洋漁船上廣泛普及,但外籍漁工卻無法取得。

全球勞工正義(Global Labor Justice)副主任瓦萊麗·阿爾加薩(Valery Algaza)表示「真正的改革必須保障漁工的結社自由,這從根本上包括獲得通訊的權利。Wi-Fi並非奢侈品,反而是串連起紙上權利和實際權利之間的橋樑。漁業署正在推動為漁工建立團體協約(CBA),但如果沒有Wi-Fi,漁工就無法執行該協約。一個無法即時通報或防禦的CBA,根本就無法提供真正的保護。台灣產業界和政府似乎更注重表面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真正的實質影響。」

「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倡議團隊呼籲漁業署和漁業產業全面落實其發布的《無線網路通訊與漁工權利示範操作指南》,以確保每位漁工在漁船上都能使用無線網路。此外,該倡議團隊還敦促政府解決強迫勞動的其他根本原因,例如該倡議團隊提出的《漁業與人權行動計劃》修正案、台灣與印尼目前正在談判的雙邊勞工移民協議中的擬議條款,以及國內法規的擬議修正案。然而,台灣漁業署和其他台灣政府機關皆未能有效採納這些建議,該倡議團隊在後續信函中對此進行了回應。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的汪英達主任表示:「政府已經收到了明確、可行的建議。現在是時候停止否認問題,並開始保障這個產業從業人員的基本權利了。」

(「Wi-Fi Now for Fishers’ Rights 」是一項國際性倡議運動,與美國、台灣、日本和印尼盟友共同發起,其中包括印尼海員同鄉聯誼會-屏東縣漁工職業工會(FOSPI-PMFU)、全球勞工正義(GLJ)、台灣人權促進會(TAHR)、高雄海星國際服務中心(Stella Maris Kaohsiung)、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SPA)、日本亞太資源中心(PA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