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南方有人】各國政府與企業垂涎的公民網路隱私
正在上網的你,瞭解網路如何運作嗎?
使用數位工具,為何會留下這麼多個資?政府和企業為何又亟欲取得這些資料?
Metadata(中介資料)又是什麼?為何透過比對時間和地點等資訊,就能掌握一個人的數位足跡?
對網路隱私權議題有共鳴,希望更瞭解基本技術運作,深入討論數位人權議題的朋友請把握機會。我們邀請到資訊人權專家貴洪朝貴老師,幫資訊小白來場資訊白話文講座,深入淺出技術人眼中的數位人權議題。
2024年台灣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法,強制電信業者保存「網路流量紀錄」,其中包含域名、應用服務、封包數量等部分瀏覽紀錄,後續子法更要求無差別保存至少一年而未有上限。各國政府長年因應打擊網路犯罪,增加不少對網路的管制措施,影響著公民的數位隱私與資訊流通。民主國家如何在打擊犯罪與保障隱私權等基本權利間取得平衡,在制度上遠離極權國家,邀請大家一同來關心。
時 間|4/11(五)19:00-21:00
講 者|洪朝貴 ( 朝陽大學資管系退休教授,2024年起於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兼課。經營部落格「玩具烏托邦」、「資訊人權貴ㄓ疑」)
地 點|台權會南部辦公室 ( 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10樓之4 )
指導單位|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活動日期:
2025/04/11 -
19:00 至 21:00
主辦單位:
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
協辦單位:
指導|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講者:
洪朝貴 ( 朝陽大學資管系退休教授,2024年起於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兼課。經營部落格「玩具烏托邦」、「資訊人權貴ㄓ疑」)
地點:
台灣人權促進會 南部辦公室(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10樓之4)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