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
科技的進步,雖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加劇了對隱私的侵犯。在科技應用全面滲透社會各層面的今日,個人的隱私權倘能獲得尊重,個人的人格才有自由發展的可能。隱私權雖非決不可侵犯的權利,但尤其在數位時代,因資料蒐集、處理、利用的形式不斷改變,當國家一再以「國家安全」、「打擊犯罪」、「公共利益」等名義侵犯人民隱私,若無建立較過去更嚴謹的評估機制,所帶來的侵害將難以評估。
特別是台灣,因有著極為漫長的戒嚴背景,國家長期侵害人民隱私的狀況層出不窮,也連帶嚴重影響了整體社會的言論自由。考量到凡此種種,台權會因此長期致力於在法律、法庭、制度面上倡議隱私權的重要性。若您有興趣了解我們在這部分投入的心力,請點擊以下各子議題。(因應網站改版,不少頁面仍在重新建置或分配,還請見諒)
【8月數位人權活動】國際會議在台灣
09 August 2024 | 07:16 PM
【8月數位人權活動】國際會議在台灣:講座側記將陸續上線,敬請期待。 個資外洩之外,掌握大量個資的單位濫用資料才是更隱而未知的隱私侵害。僅憑資安,無法解決濫用問題,落實個資保護,在數位浪潮中謹守資訊自主的權利,...
【側記】上網行為狙擊中:定向廣告的隱私問題與南韓經驗談
BLOG/VBlog
02 August 2024 | 05:40 PM
南韓個資保護委員會認為,Google及Meta蒐集使用者的行為資料,利用這些資訊對使用者投放客製化的廣告,在過程中卻未明確告知使用者並取得其同意,或將相關規範隱藏在冗長、用字模糊的政策條文中,已經違反個資法
聯合國人工智慧意見徵集之台權會提交意見
BLOG/VBlog
25 July 2024 | 06:30 PM
聯合國人權與國際團結獨立專家針對人工智慧議題公開徵集意見,預計撰寫報告並提交給聯合國大會中負責社會、人道、文化議題的第三委員會。獨立專家列舉的題目分別針對國家、企業、公民社會三種對象。台權會從公民社會的題目中,...
電信資料利用事證與個資會籌備處之回應
聲明
12 July 2024 | 12:54 PM
台權會於六月中,發函提供電信資料利用違反個資法嫌疑之事證,請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以下簡稱籌備處)向地檢署告發相關業者。本會於七月初收到籌備處回函。籌備處將本會函文移文給通傳會,而對通傳會錯誤將「去識別化」...

Input for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report on AI and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to be presented to the 3rd Committee of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in October 2024
05 July 2024 | 09:36 AM
Input for the Independent Expert’s report on AI and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to be presented to the 3rd Committee of the UN...
台灣人權,還在路上:2024大專人權營
02 July 2024 | 03:38 PM
脆上同溫層滿滿,回到現實生活每次開口聊議題都變成話題終結王? 想到北部參與議題性營隊,看到交通費及報名費就讓你打消念頭? 在南方的你,這個夏天一起來參與議題最多元、內容最扎實、費用全免的台權會2024大專人權營!...
打詐相關修法須健全透明與救濟措施,確保人民個資不受濫用
聲明
27 June 2024 | 06:17 PM
行政院於5月9日公布「打詐新四法」,送入立法院審議,草案涵蓋《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洗錢防制法》之修法,以及新法《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下稱詐防條例)、《科技偵查及保障法》。立法院政治人物也不乏公開表示,...
電信資料利用涉嫌違反個資法,台權會請個資保護籌備處告發電信業者
新聞稿
14 June 2024 | 04:59 PM
自特定政黨人士宣稱,其使用電信資料比對出不同集會群眾各自之人口特徵後,包含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及各大電信業者均僅將該風波認作單一事件,未通盤檢討電信資料長期為各方目的外利用之事實。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耀祥甚至表示...
監控開大門,國會同意嗎?針對「通保法修法、 科偵法、詐防條例」之發言
新聞稿
04 June 2024 | 01:11 PM
本篇為台權會參與司改會主辦之記者會「監控開大門,國會同意嗎」,針對打詐四法中之《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修法、《科技偵查法 》、《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 》草案之發言內容。 行政院本次發布並快速送進立法院的草案,...
位置足跡就是隱私,應釐清電信資料利用要件
聲明
30 May 2024 | 06:05 PM
台權會建請電信主管機關、數位廣告與行銷業者之主管機關、政黨,應釐清及說明包含手機信令分析、基地台位置分析、Beacon室內定位等資料蒐用現況、法律依據,是否落實消費者的知情同意與退出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