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人權刻不容緩:公民團體對台灣政府提出的九大訴求
政府至少應針對衛福資料、健保資料、醫院病歷與檢驗等健康資料之利用,訂定明確保障個資保護的規範,落實自主之知情同意、事後控制(停止利用與刪除)、撤回同意等權利,以符合台北宣言等醫學研究倫理、...
2025台灣個資法補破網關鍵年,資訊自主守得住嗎?
目前個資法仍缺乏未來個資保護委員會可採取的政策工具,以預防其他部會發展過分蒐用個資,或是過度限縮資訊自主權(例如現行個資法保障的查閱權、停止利用、刪除權等)的政策或法規。
2024地方人權工作坊-數位人權學員成果:常用APP隱私政策評比
學員分別從美食、購物、交通、娛樂、行政等五大日常生活面向出發,檢視自身使用的APP或網站會員,並仔細確認當中個資保障規範為何,進一步比較不同企業或機關的個資保障程度差異。...
國際資料隱私日:民團盼完備個資法與獨立機關職權
1月28日國際資料隱私日(又稱資料保護日、隱私日),旨在提升隱私權意識,受多國響應。台灣近年歷經眾多個資保護危機,公部門主導的至少就包含2020年晶片身分證錯誤政策、2022年2300萬戶政外洩事件,...
新個資法能否戒除浮濫蒐用個資的癮? 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預告修正「個人資料保護法」草案台權會意見
此波修法是為了回應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13號(健保資料庫案)判決,試圖建立個資蒐用的「獨立監督機制」。本次修正除了明定可統籌協調跨機關個資業務的「個資會」作為主管機關外,更納入「個資保護長」的制度,方向堪予肯定。...
影評|Total Lies under Total Trust:無法全面監視的良知與抵抗(原文刊於【台灣人權學刊】)
【Total Lies under Total Trust:無法全面監視的良知與抵抗】 「在我演出的場合,你們永遠都是自由安全的。」這是擁有不少台灣歌迷的文青女歌手張懸(本名焦安溥)在 2024 年台灣高雄《打狗祭》...
台灣人權促進會40週年—捍衛人權至今從未退讓 為所有人的自由與尊嚴持續打拼
四十年前的台灣,民主與自由是遙遠的夢想。前輩們,頂著失去自由甚至生命的風險下,築起人權與民主的根基。如今,我們承接他們的信念與努力,面對新的挑戰,堅信人權是立國的基石。 40年來,即便面對來自極權的威脅,...
首部國家人權行動計畫總體檢 - 發言稿與聯合新聞稿
在關鍵的制度保障上,幾乎都沒有達成。庇護機制雖然在去年移民法修法後有專案機制,但至今尚未有申請者取得臨時外橋登記證,以隱私權來說,也未見政府公開任何有關個資保護機關層級與職權的規劃設計。
2300萬戶政個資外洩案首度開庭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開庭審理戶役政外洩政府資訊公開案,今天為本案首次準備程序庭。戶政個資外洩案發生於2022年底,高達2300多萬筆台灣人個資遭公開販售,且資料欄位涵蓋身分證字號、戶籍、原住民族身分、遷入時間、家庭成員、...
【發言稿】罷免連署是意見表達!疊高身分確認門檻,將限縮公民政治參與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與許宇甄,提案修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要求未來罷免聯署須附身分證影本。除了擴大蒐集個資,留下更大的個資外洩隱患外,對於公民政治空間也將產生實質限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