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活動

目前尚無進行中的活動

歷史活動

【活動】北辦每月講座四:傳統領域 《沒有人是局外人》

09 June 2020 | 02:18 PM      

從凱道抗爭至今,Panai在台大醫院站1號出口處已經駐守了好多個日子,並且打算堅持下去。 朗朗上口的「沒有人是局外人」到底訴說的是什麼? 只是反亞泥嗎?傳統領域又是什麼呢? 這座島嶼上,在漢民族來之前,已有許多原住民在此生活。...
【活動側記】若機器能認出那張臉:數位時代的人臉辨識與人權挑戰
記錄/方大宇、周冠汝 校稿/何明諠 何明諠:歐美與台灣人臉辨識使用近況 在開場引言中,何明諠簡要介紹了美國、歐盟、以及台灣三地在人臉辨識上的使用情形及公民社會的聲音。他首先以美國為例指出,美國在2018-...
【活動心得】2020/06/02 北辦每月講座三:何處是家?難民與流亡藏人之困境
本篇節錄台權會2020年每月系列講座:何處是家?難民與流亡藏人之困境,主講者為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的扎西慈仁(Tashi Tsering)、林欣怡和台權會的王曦。 文/張雅程(台權會實習生) 扎西的生命敘事 扎西慈仁,...
【活動心得】2020/06/02 北辦每月講座三:何處是家?難民與流亡藏人之困境
本篇節錄台權會2020年每月系列講座:何處是家?難民與流亡藏人之困境,主講者為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的扎西慈仁(Tashi Tsering)、林欣怡和台權會的王曦。 文/張雅程(台權會實習生) 扎西的生命敘事 扎西慈仁,...
【高雄場】向下紮根──人權種子教師培訓

20 May 2020 | 04:13 PM      

108課綱正式上路,各家公民課本都融入許多當代社會議題與爭議時事。核心素養怎麼教?當代人權議題從何著手?學生問起死刑該不該執行、問起原住民為何可以加分,該怎麼回答?又該如何引導學生思考?...
【活動 - 座談會】若機器能認出那張臉:數位時代的人臉辨識與人權挑戰

19 May 2020 | 11:49 AM      

活動背景 人臉辨識技術其近年來受到公、私部門的重視,特別是在安全管理上,已逐漸成為一門廣泛應用的技術。但在此同時,卻也引發非常多的爭議。特別是在隱私保護及資訊安全上,因生物特徵終身不變的特徵,以及技術應用上時常是以高隱密、...
【活動心得】2020/05/05 北辦每月講座二:《玫瑰少年》 全台巡講計畫
文/ 陳璿安 「妳最喜歡《玫瑰少年》的哪一句歌詞?」    第一次見到小嗨時,他這麼問我。    5/ 5的場次,是難得的社會場,也是少數我(終於)能夠跟的場 次。 對於性別運動的發展並不陌生,除了小嗨提到的彭婉如、鄧...
【活動心得】2020/05/05 北辦每月講座二:《玫瑰少年》 全台巡講計畫
文/ 陳璿安 「妳最喜歡《玫瑰少年》的哪一句歌詞?」    第一次見到小嗨時,他這麼問我。    5/ 5的場次,是難得的社會場,也是少數我(終於)能夠跟的場 次。 對於性別運動的發展並不陌生,除了小嗨提到的彭婉如、鄧...
【活動】回望社運系列|三次政黨輪替,台灣向哪去?

11 May 2020 | 04:05 PM      

台權會南辦2020年的「回望社運」系列講座開跑了!倡議的方式隨著科技進步愈來愈多元,資訊也日益紛雜,那麼,過去的社會運動是怎麼一路走來的呢?爭取權益的過程中遇到什麼挑戰、取得什麼成果,而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活動】北辦每月講座三:何處是家?難民與流亡藏人之困境

05 May 2020 | 03:12 PM      

難民一詞好像與我們日常生活無關, 電視上看見的影像、網路上瘋傳的圖片,一轉眼就能忘記,取而代之的是每日的生活, 「忙著生活都來不及了,哪有空去關心那個」。 然而我們在某個時刻,都有可能成為 難民(refugee)、境內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