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失聯移工修法重罰:違反人權的政策將加深既有問題
(※ 文: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行政院才在去年(2022年)底12月14日正式公佈凍結已久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以下簡稱ICERD)國家報告,宣示要「消除種族歧視、促進平等及尊重多元的決心」,...
|一起連署支持遠洋漁工享有使用wifi的權利|
|一起連署支持遠洋漁工享有使用wifi的權利| ​ ☞這裡連署: https://laborrights.app.neoncrm.com/np/clients/laborrights/survey.jsp?...
【聯合聲明】苦熬近四年,跨國伴侶終團圓!
歷經近四年等待,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累積五個有利跨國同婚的勝訴判決、在新北市訴願會累積四個有利的訴願決定後,今日內政部正式發函各縣市政府改變過去見解,認為同婚已經是台灣公共秩序的一部分,為了避免個案認定不一,...
✸|Count Down 2022 - Top Ten Human Rights News from TAHR|✸
✸|Count Down 2022 - Top 10 Human Rights News from TAHR|✸ ✸|倒數2022,台權會 #十大人權新聞|✸ ​Human Rights Day is celebrated every year on...
【聯合聲明】拉瓦克勝訴!法院判決高市府強拆違法,盼高市府開啟溝通保障居住權 
歷經四年訴訟,拉瓦克部落傳來好消息。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高雄市政府強拆違法,並應撤銷尚未執行的拆除處分。
【專書推薦】矽谷價值戰:監控資本主義之下言論自由的未來
文/台權會實習生Mina 網路世界是真的自由嗎?在現今的社會裡,我們習慣了使用社群媒體,打開軟體我們便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和記錄生活,但網路世界真的無遠弗屆嗎? 「矽谷價值戰:監控資本主義之下言論自由的未來」...
2300萬國民個資外洩,政府應防範身分證字號濫用並健全外洩通知
台灣身分證字號易於用作串接不同來源資料的單一識別碼,剖繪個人生活圖像,成為資訊操弄甚至滋養詐欺案件的破口。即使資料並非直接由戶政或勞保單位外洩,即便資料為「拼湊」而成,行政院仍應釐清:可能的資料拼湊來源為何?
【活動側記】2022/08/05 南方有人系列——我想在__集會遊行,為什麼不行?—高雄市公共空間的集會遊行權
文/台權會南部辦公室實習生 方愉 一、集會遊行法在現代社會的價值 魏培軒(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講座一開始,魏培軒以「集會遊行對台灣民主深化的重要性」破題。台灣解嚴之後,...
2022 #世界人權日|人權頑固份子・串連民主同盟・拒絕跨境鎮壓
2022/12/10國際人權日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Day (in Taiwan) 人權頑固份子・串連民主同盟・拒絕跨境鎮壓 The Unbending Taiwanese Stand...
#台塑越鋼|美越台聯合呼籲 ​ 外交部不要成為跨國救濟絆腳石
2022年12月2日早上,邱顯智委員、范雲委員、以及六個民間團體組成的監督台塑越鋼聯盟假立法院紅樓201會議室舉行記者會,呼籲台灣政府降低或排除司法救濟障礙,讓2016年 #台塑集團...
#兩週年體檢|台灣企業與人權行動計畫
在台灣政府2020年第一份人權行動計畫:「企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公佈後兩週年的前夕,公民社會好好檢視這份「行動計畫」的成果,以及思考如何從民間的角度推動企業人權責任接下來的方向,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
倒數2022,台權會十大人權新聞
倒數2022,台權會十大人權新聞 2022/12/09 English version 每年的12月10日是世界人權日,而今年的主題是「尊嚴、自由、正義,人皆有之」。在台灣,2022這一年發生了哪些人權事件呢?...
健康資料的使用條件:歐盟個資保護機關意見與台灣現況
日常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紀錄運動與健康狀態,生病時就醫留下的資料和醫療影像,電子化及雲端服務讓健康資料更容易被儲存及分享,健康資料被用於個人未同意或難以控制的情境也數見不鮮。世界醫師會於2016年修訂通過《 台北宣言 》
台灣人權促進會章程
台灣人權促進會章程 中英對照 (20221023修正版) 中文 English 社團法人台灣人權促進會章程 [最後修正於2022年10月23日] Constitution of Taiwan Association...
【地方人權工作坊】捷運貪食蛇:桃園綠捷徵收訪調工作坊

12 December 2022 | 10:47 AM      

活動簡章請點我(課表在裡面) 一般來說,我們想像捷運穿梭於市區,維繫便捷的都會日常,鄰近的居民也多半歡迎捷運的到來。然而桃園的捷運綠線及其帶來的土地開發,不但未納入在地居民意見,甚至將以土地徵收為手段,夷平在地生活的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