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同婚釋憲釋什麼?憲法法庭辯論四爭點(周宇修)
投書
21 March 2017 | 02:30 PM
Sachs大法官曾指出,「法律雖然不能自動消除大眾的偏見與歧視,但是法律是一個很棒的老師,可以建立社會規範並使其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以保護弱勢族群不被脅迫、虐待以及邊緣化。」筆者始終相信,...
有罪就丟進監獄,是這樣嗎?
投書
17 March 2017 | 04:52 PM
文/周宇修(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本文原發表於 2017.03.17 Ettoday雲論 今年法界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召開。或許在一般人眼中,這個會議的重要性不過爾爾,但當中討論的很多議題,...
從都更看蔡政府的溝通術
投書
14 March 2017 | 11:42 AM
因為只談錢,所以沒人關心不改建的風險;因為只談錢,所以偽造同意書、家族內鬥層出不窮;因為只談錢,各種搬遷困境一概被化約為釘子戶。一言以蔽之,只談錢就是都更失敗的根本因素。現在「危老條例」重蹈覆轍,...
關鍵少數如何挑戰玻璃天花板高度
投書
18 February 2017 | 04:55 PM
文/周宇修(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本文原發表於 2017.02.18 Ettoday雲論 2015年起,筆者受世界銀行組織(World Bank Group)委託,執行其研究「女性、事業與法律」(Women,...
無障礙空間,是自由還是阻礙?
投書
03 February 2017 | 04:48 PM
文/周宇修(台灣人權促進會副會長),本文原發表於 2017.02.03 Ettoday雲論 日前,某企業名人於一五星級飯店參加喜宴時,不慎跌落樓梯意外驟逝。經媒體報導後,有論者以該五星級飯店的樓梯未遵守建築法規,...
兩公約審查,官僚與人權的寧靜對決
投書
20 January 2017 | 07:10 PM
(本文刊登於2017年1月20日 端傳媒 ) 本週有10位國際人權專家抵台,進行為期一週的 兩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 ;這是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的首次人權大事。 「兩公約」這個名詞在台灣的社會能見度,...
【台權會X法扶:看見流亡者系列之二】國境上的透明人
04 January 2017 | 02:54 PM
2016年11月,政大學生留學冰島因居留證上的中國籍字樣,向該國移民署訴求變更,最後卻遭註記為「無國籍」, 消息 傳回臺灣引發國內一片譁然,外交部亦派員協助處理。整起事件,或許是臺灣社會近期切身感受到「無國籍狀態」...
劉紹華:真的是人道援助?在聖多美,我所看到的台灣外交
投書
22 December 2016 | 02:16 PM
photo / European Commission DG ECHO 本文刊登於 2016/12/22 獨立評論@天下 此處為修訂版 作者為本會執委 劉紹華 台灣與聖多美普林西比現在才斷交,已令我意外地多拖了十幾年。...
【台權會X上報:世界人權日專文系列之六】認真對待公約
投書
13 December 2016 | 12:28 PM
儘管各公約裡有若干規定,不待立法就能直接適用,卻也仍有許多規定,必須經由國會制定國內法,才能落實。事實上,即使是具有直接效力的公約條款,法院的角色,多半也只是消極保障人權、免受侵害,人權的積極實現,仍有賴行政、...
【台權會X上報:世界人權日專文系列之五】確立人權價值,深植於政府組織
投書
12 December 2016 | 08:04 PM
蔡政府上任以來,還沒有發表關於人權的政策規劃,甚至在蔡總統的就職演說中,也未出現「人權」兩字。要說蔡政府不關心人權,倒也言過其實,因為司法改革、年金改革、長照2.0、向原住民族道歉、轉型正義等等工作,都與人權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