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稿】呼籲漁業署加強改革力道 讓臺灣從「強迫勞動清單」中除名

「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呼籲漁業署加強改革力道

讓臺灣從「強迫勞動清單」中除名

 

臺灣去年因遠洋漁業中系統性的強迫勞動問題依舊存在,首次被美國勞動部列入「童工及強迫勞動製品清單」,上週漁業署正式回應水產業界的國際媒體SeafoodSource,報導中可見漁業署列舉不少措施,以期讓臺灣從清單中除名。

對此,由臺灣7個NGO組成的「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表示,我們樂於看到漁業署採取相關行動來解決遠洋船隻上對外籍漁工不當對待問題, 但是,臺灣首次被列入這份強迫勞動清單的原因,顯然是因為政策落實與海上監管的不足所造成;漁工必須支付保證金已構成債務勞動,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報導中提到的些許措施雖是好的開始,但無法完全終結海上的侵害人權行為,更無法確保能讓臺灣從清單中除名;例如,雖然漁業署回應中表示將強迫勞動列入人口販運的回報條件中,但若沒有充足且專業的稽查,還是無法及時察覺強迫勞動的情況。

 

為此,我們再次呼籲政府還應該加強如下:

●      漁業管理資訊透明化,建立可追溯的資訊整合系統

●      落實薪資全額直接給付並且避免任何中間剝削及非法扣款

●      強化對國內外港口及海上作業中漁船的勞動檢查與建立海上救援體系(包括讓漁工得以使用網路)、落實仲介費不由移工負擔等。

●      針對強迫勞動的11項指標,進行徹底、主動積極的調查。

●      將「勞動基準法」適用所有外籍漁工,由勞動部管理,外籍漁工與本國漁工享有同樣的權益與保障。並應加速國內法化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漁撈工作公約」(C188),提出明確時程表。

 

最後,漁業署正起草的《漁業和人權行動計劃》,也必須盡快與「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等相關民間團體共同討論,確保接下來的革新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遠洋漁船上強迫勞動的問題消失,讓臺灣漁船儘快從這份不名譽的清單中除名,保障漁工人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