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權工作坊回顧】人權的實現有賴不停對話 沒有人是局外人

 

前言

7月9日,我們在花蓮美崙迎接花東人權工作坊的二十多位學員,展開為期四天三夜的花東人權工作坊。地方人權工作坊一向是本會的大型活動之一,我們希望透過在地方舉辦工作坊的形式,與當地的議題組織和潛在行動者互相交流經驗,讓人權不再是西方的舶來品,而是從台灣土地生根茁壯的人權意識。今年正好是第10次舉辦,也是繼蘭嶼人權工作坊後,第二次以原住民人權做為工作坊主軸。根據內政部統計,花蓮、台東是全台灣原住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兩個縣市,兩個縣市合計約佔全台灣原住民族人口數的30%,更容易凸顯原住民族遇到的人權問題。

在自己的土地上流離失所

本次工作坊的課程安排,首先概觀地認識台灣的原住民議題,接著以兩個最易遇到爭議的議題──傳統領域與狩獵文化展開討論,並以近來抗爭聲量相當高的「亞洲水泥開發案」做為總結。

在首日,由台灣的原住民族社會運動歷程拉開序幕,討論為何原住民族需要轉型正義,而在總統蔡英文2016年8月1日向原住民族道歉、設置「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後,政府有哪些做為與不做為。當日晚上安排播映電影《太陽的孩子》與映後座談,從花蓮縣阿美族港口部落的「封冰箱」事件點出了原住民族長期面臨的困境──土地政策。

次日,由原住民族的狩獵議題,點出文化權與「保育至上」觀點的衝突;課程中也提及討論狩獵行為前,需釐清個人權與集體權的差異,並嘗試找出機制使原住民族文化與現代國家法律磨合。下午,則邀請卡大地布部落族人分享在卡大地布傳統領域內的光電開發案,以及介紹亞洲水泥開發案,對傳統領域與諮商同意權有進一步的認識。

第三日,我們來到亞洲水泥花蓮製造廠的礦區,帶領學員親眼見證礦山爆破與開採的現場、聽取亞泥工程師說明水泥的製程與礦山的環境復育、水土保持以及敦親睦鄰的概況。離開亞泥後,則安排學員進入礦下部落,分別由立場相異的太魯閣族人分享他們對於亞泥開發礦山的看法。

最後,課程安排了戲劇工作坊及「模擬三方會談」,皆以戲劇及半虛擬的方式,讓學員扮演在亞泥開發案中立場迥異的利害關係人,設身處地來思考衝突與矛盾如何發生,也尋找議題中可能的突破口。

沒有人是局外人

結束密集的課程後,大家的心情都相當複雜。我們看到政府在原保地劃設的侷限、漢人與原住民族文化的差異、部落族人之間的對立,也看到在「國家」的框架下,少數族群的權利是如何被剝奪的。

課程中談到的爭議個案,起因都與國家的土地政策未能考量原住民傳統生活相關;現在的土地政策使原住民族無法擁有自己的土地,當資本主義的手伸進部落時,族人似乎只剩下兩個選項:要良好的生活品質就得支持開發,要遵守傳統和祖先傳下的律法就得反對。原基法第21條的諮商同意權,在依法行政的框架下淪為形式上的投票,根本無法提供部落內部充分討論的可能性。

透過工作坊,我們解決了不少疑問,同時增加更多憂慮。開發與不開發,哪個才是保障原住民族權利?人如何才能活得有尊嚴?我們即是希望在談論人權時,不僅僅侷限於一小撮人,而是接觸更多人、互相交流經驗,讓大家理解「人權」背後其實都有許多相左的意見。議題倡議的方向是否真的保障每個人的權利,這其實是一件需要持續跟自我、跟別人對話的事情。我們希望,大家帶著這些複雜的情緒與疑問,回到各自的崗位上,得以更加理解群體間互斥的立場,並找尋好的方法團結受壓迫者,因為,沒有人是局外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