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身分證公聽會 台權會:應保留紙本身分證選項

立法委員許毓仁國會辦公室在4/12主辦「「How does the New eID work?數位身份證(eID)公聽會」,以下是本會數位人權專案經理何明諠的發言。

委員,各位先進好,

台權會關注晶片身分證這個議題非常久了,大家可能也知道,台權會一直以來對這個政策都抱持非常質疑的態度。過去我們有一個最基本的主張:政府不應全面換發eID,至少應保留讓人民拿紙本身分證的空間,並應立專法保障願意領用eID的人的隱私權。

我今天會試著在短時間內,向委員和大家解釋我們為何會這麼想。

在座的大家應都能認同,台灣是被一人一號的身分制度貫穿的國家。身分制度會被大規模應用在生活各層面的狀況,是否是原先在規劃身分制度時就預先設想到的,我覺得很值得我們這時再次反省。

我們的日常生活密集充斥身分制度的應用,從健保、駕照、電信、金融、甚至許多電子商務的服務,都是奠基在這個制度上。在其他國家,日常生活運作的方式可能多半不是這樣,因為多數國家可能不一定有這種每人一號的身分制度,很多國家是沒有的。身分制度在台灣會被推廣至生活各層面,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套制度本身的存在,就提供了各種其它利用相當大的誘因。

制度的先在,導致政府或企業在提供個人服務時,首先會想到可以用這個號碼來確認個人身分。畢竟既然每個人都有一組固定號碼,如果有辦法使用這個號碼,搭配一些其他機制,不僅就有辦法確認本人身分,也可能可以完整記錄這個人的活動。因此對政府或企業來說,「方便」就成為去擴大這個制度應用範圍的非常大的誘因。換言之,身分制度是一套在管理「個人」上相當有效率的管制工具,而被管理的個人,也的確能享受到某種便利。但問題在於,這樣的管制工具也伴隨著很大的風險,因為相對地,政府也僅需透過一個號碼,耗費非常低的成本,就能了解我們這輩子從出生到死,在哪些地方做過哪些事。

簡單說,依存在身分制度上生活便利,所付出的代價,是我們對政府監控的低抵抗力。而這樣的方便是真的方便嗎?倘若今天政府為惡,公民們是否可能保有抵抗能力,這顯然也是一個民主國家應認真面對的問題,不是嗎?

說了一個漫長的前情提要,其實只是要說,對於建立在既有身分制度上的eID,台權會基本上也是抱持著類似的憂慮。儘管現在政策的推動者,無論是內政部或國發會,都表示eID僅僅是一把「鑰匙」,不會存太多資料,而人們只是靠著eID這把鑰匙,來享用政府所提供的服務。但坦白說,紙本身分證不也是鑰匙嗎?最大的差別在於,拿著紙本身分證,我們必須到物理世界中的某個地方,才能找到鑰匙孔,開啟屬於我的服務;而數位化的身分鑰匙因其特性,讓使用者能在遠端就找到鑰匙孔,使用服務,也就是所謂的「方便」或「有效」。

因此倘若這麼一張隨時──畢竟按目前的規劃,自然人憑證是可以選擇自己開啟與否──能數位化的身分鑰匙,被廣泛且「強制」的全面發行時,會不會我們對日常生活該怎麼運作的想像,又要整個被改變了?

例如,是否可能因為多了一個這麼方便的工具,導致未來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各種服務,逐漸都會要求人民要使用eID,甚至「必須」使用eID才行?而我們最擔心的問題,更是在那樣的密集使用上,最終是否會導致所有國民在政府(可能是內政部,也可能是任何一個能串連資料的部會)眼前是透明的狀況?畢竟內政部是否會因執行身分驗證的職掌,而掌握人民的行蹤,導致人民在政府面前處處實名活動的狀況(例如知道誰去何時去哪家銀行、或者誰在何時於哪個網路商家上活動等)。個人在政府前可能過於透明,從而會傷害民主國家的根基這件事,我覺得是很值得憂慮的。

科技產品逸脫出其原先的設計目的,被廣泛使用到其它目的,從而產生其它問題,一直是在隱私保護上十分常見的問題。舉一個我們最不想看見的例子,倘若未來有一天,因為有eID的緣故,我們打算開始施行遠距投票了,則當時的政府是否可能因晶片身分證的運作,而預先掌握某群人民的行蹤資訊,並做出相對應的政治立場分析,並因此設法干涉或影響某些選民的行為,如果有這樣的可能,這絕對不是任何人想看到的。

因此,在制度設計時,應仍必須去設想我們是否可能走到那樣糟糕的地步,如果不希望,那配套措施該怎麼做?或者說,倘若我們無論如何就是有可能走到那一步,那或許這個制度根本上就是錯的。

以上,謝謝大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