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集會遊行權志工培訓暨讀書會招募

時間:3/21起,每月隔周三19:00-21:00 *如遇連續假期則部分提前或延後

地點:台灣人權促進會北部辦公室(台北市中山區天祥路61巷22號2樓)

日程規劃 (報名頁請見表格最下方)*活動內容相關疑問,歡迎聯絡工作人員顏思妤 ivansu@tahr.org.tw

日期

主題及讀本

導讀安排

3/21(三)

【解放街頭如何可能?爭取集會遊行權的三個十年】

  1. 許仁碩(2016),執政者的魔戒:集會遊行法的挑戰與變遷,收錄於【TAHR PAS】2016秋季號:集會遊行權專輯
  2. 許仁碩(2016),當我們同是抗爭者:同婚抗爭對集會遊行保障的試煉,刊載於鳴人堂

許仁碩(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博士生)

4/3

(二)

【等等,你真的準備好上街頭了嗎?】

  1. 蔡雅瀅(2015),〈集會遊行的空間管制與刑事風險〉

- 第二章「集會遊行的刑事風險管理」

- 第三章「集會遊行型態與風險管理」

  1. 台灣人權促進會(2015),上街前不可不知的事:抗爭防身手冊

王曦(台權會法務)

4/18

(三)

【街頭的實踐是多數決的民粹,還是共識的民主?】

  1. 大衛.格雷伯(2014),《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

- 第三章「暴民開始思考與講理」

- 第四章「改變如何發生?」

顏思妤(台權會北部辦公室主任)

5/2

(三)

【歷史現場:狂飆年代的臺灣街頭】

  1. 胡慧玲(2013),《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

- 第四章「選舉萬歲」、第五章「講沒完的政見」、第六章「沒有黨名的黨」、 第七章「大逮捕」、第八章「大審判」、第九章「血雨腥風」、第十章「黨外再起」、第十一章「狂飆年代」

  1. 徐桂峰(1989),台灣集會遊行十年記事,自立晚報出版
  2. 王振寰(1989),〈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頁71-116

讀書會成員

5/16

(三)

5/30

(三)

【借鏡日本:1960-1970年代新左翼運動與警察角色的演變】

  1. 許仁碩(2015),當鎮暴警察進入京大校園:日本新左翼學運社團的實況,刊載於想想論壇
  2. 安藤丈將(Ando Takemasa),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日本六○年代的思想之路

- 序章

- 第三章    新左運動的倒退──「日常性」的自我變革所帶來的苦惱

讀書會成員

6/13

(三)

6/27

(三)

【警察處理抗爭:歐美理論框架、歷史變遷與最新動態】

  1. Donatella della Porta(2013),〈Can Democracy Be Saved?〉

- 第八章Restricting Citizen’s Participation: The Policing of Protest

讀書會成員

7/11

(三)

7/25

(三)

【國際視角:聯合國人權體系&特別報告員制度在集會結社權的倡議】

  1. 聯合國執法人員使用武力和火器的基本原則和平集遊準則手冊
  2. 【TAHR PAS】2013秋季號:國際人權體系專輯
  1. 法扶譯本,《奪回街頭:全球抗議活動的鎮壓與入罪》手冊

施逸翔(台權會副秘書長)

8月

 聯合國前任集會遊行權特別報告員Maina Kiai來臺系列活動(邀請籌備中)

  1. 聯合國前任集會結社權特別報告員Maina Kiai 2014-2016年度報告

 

 

活動日期: 
2018/03/01 - 06:45
主辦單位: 
台灣人權促進會
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