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心得:人權意識萌芽之旅

我是JOJO,淡江公共行政學系三年級,一位提早畢業的國考生,正常來說我應該要整天窩在補習班裡瘋狂K書,但我卻很突然的申請了系上所開設的實習,身邊朋友都會開玩笑問說:「你怎麼會去實習!!?(超級驚訝的那種)」「你是不是想逃避考試?」「淡水通勤到那不會很遠嗎?」

首先,的確現階段對我來說我應該把重心放在考試上,但卻又總會覺得在學生時期的最後一個連續假期應該要做點不一樣的事情,跳脫舒適圈,接觸自己未曾觸及的領域。再者,過去時常看到NGO組織出現在媒體或新聞報導上,就會很好奇這些人到底是秉持著什麼樣的動機,使得他們願意挺身而出,尤其是要去推動這麼多嚴肅且或許跟自己不太相關的權利。基於以上兩原因,最後決定來台權會實習。

實習期間的任務分為學習跟實際工作兩個部分。

首先是學習的部分,第一天到辦公室報到時Tina分享了一份文件,是有關各種議題函授,像是性騷、兩公約、居住權、集遊權…等,內容非常之多到我實習都結束了還沒看完,但我覺得內容比國考的函授有趣太多XD所以還是會找時間慢慢地看完。而實習期間也有許多的活動像是到各個NGO友團辦公室參訪,如廢死、邊青、司改會及勞陣,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活動像是青年倡議工作坊、展覽及人權走讀的活動。

其中我特別想分享有關新店人權走讀的活動,這是我第一次實際去接觸個案,在過去我都只是僅僅透過電腦螢幕上冷冰冰的文字去瞭解一段故事,而在我實際去拜訪賴姐家後,那些場景(老宅、老樹、瑠公圳)讓我更能夠去拼湊整個故事的全貌,透過當事人(賴姐)本人的口述,我能夠在字字句句中很直接的去感受當事人情緒上的變化。活動除了賴姐本人分享故事之外,我們在最後也有寫一些為賴姐加油打氣的話,以緞帶的形式綁在老宅前的樹上,也為旁邊老樹上的樹洞撐傘,有種在精神層面支持當事人的意涵在內,我覺得特別的有意義與富含其價值。

再來工作的部分,有安排實習生導覽、當參訪小隊長(今天報告完有其他實習生覺得我比較像幼稚園園長哈哈哈)、官網文章分類、協助粉專圖文(無國籍—施逸翔推薦序)及區段徵收報導摘要。其中真的要特別講一下有關區段徵收報導的兩篇摘要,很感謝宜家願意將這兩篇摘要交給我處理,我之前沒有做過相關類似小編的工作,所以宜家也很有耐心的教我怎麼去寫文案(鞠躬),透過摘要這兩篇報導內容,像是「追蹤全台區段徵收案」這篇,透過實際的數據像是空屋率或者徵收土地轉賣的比例等,告訴我們區段徵收其實在很多地方很不合理。「回應林健正教授<無謂的「超額徵收」爭議>」這篇就是以憲法角度來看待區段徵收的違憲問題,其中也有討論到憲法上真正定義的人民私有財是什麼、補償應該要以「資產價值」還是「利用價值」來衡量等…這篇真的花了比較多的時間在整理,但有學習到很多法學知識。總結來說,透過不同的文章,我好像更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瞭解「區段徵收」的這個手段。

NGO文化特色—團結以增加對社會的影響力

在進入NGO組織實習後,我很驚訝每個組織規模大小相差甚遠,多至10幾個,小至只有2人,有的組織甚至是一起共用一間辦公室。雖然每個組織看似獨立,但其實各自關注的領域及議題都會彼此重疊,一旦有事件發生需要倡議活動時,就會看到各相關組織聯合聲明、組織遊行,彼此互相幫助,這樣團結的文化特色同時也反映在我們實習生的參訪上,每個星期幾乎都會有二至三個友團參訪,實習生之間也能透過各種活動彼此交流,我想這就是因為NGO生處在資源及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更必須透過團結的方式以增強對社會的影響力。

對人權意識的啟蒙

在還沒來台權會實習之前,我對「人權」這兩個字的意識非常之薄弱,或許是環境的關係,在家裡或學校,身邊不太有人去關注與討論這些相較之下較為嚴肅且沈重的議題,我覺得人權就像空氣一樣,我們一直都在呼吸空氣(使用人權),但我們很少會有缺氧的情況(受到人權侵害),所以不會時時刻刻特別去意識到自己正在呼吸的空氣其實很重要(人權的重要性)。在實習後我才去意識到,台灣看似是一個民主進步的國家,但在社會的背後還是持續的有許多人權迫害的事件默默地發生,然而這些事件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遠,因為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或身旁的人會不會變成故事之中的受害者。

以多元視角看待一件事

這是在參訪廢死之後我所學習到的。前情提要一下,在去廢死之前我是反對廢死的,或許是出自於對被害者或其家屬的同情之心,就覺得應該要以命抵命。但在聽了他們的實習生以及裡面同仁的分享,我有變得中立一點(沒有那麼反對但也沒到支持),讓我改變想法的論點大概是基於比例原則的問題,若是兩個手段(死刑跟無期徒刑)都能達到同樣目的(讓犯人對於自己犯下的錯感到後悔),那為何不以侵害較小的手段來執行,或許這是一個很主觀的問題,但我把自己想像是犯人,被關二十五年真的等於要我的命(而且還是在很惡劣的環境下生活),總結來說,我一直以被害者家屬的角度去看待死刑,卻從來沒有站在其他像是加害者、加害者家屬等其他的角度來思考。我覺得很多事情都是這樣,我們好像習慣透過媒體報導的單一角度切入,卻沒有站在另外一個利害關係人的角度去思考,很多的細節很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忽略。

沉默是一種暴力

在參觀「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展覽時,聽著他們在錄音帶中講述著那天所發生的一切,我就像被拉入十年前的那場學運之中,雖然沒有親身體會,但我卻能感受到當下那些社運者的憤怒、難過、害怕以及愧疚感,更讓我驚訝的是有些受害者因為缺乏紓解這些情緒的管道,因而將暴力施加在更為弱勢的人身上,其中有位女生分享她爸爸是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因為在後續沒有得到合適的治療,因而將這些暴力轉嫁給她以及她的母親,她說她很怨恨她媽媽選擇沉默,當然我知道她媽媽的情況可能不太一樣,但我把這句話丟回給自己,在過去我可能都會覺得說,這件事情我如果保持中立、沈默,應該也沒差吧,如果每個人都這麼想,那就會真的差很多。很多時候袖手旁觀或許也是一種變向的傷害行為,而我們其實都在默許暴力的發生。

實際行動

在參訪香港邊城青年時,有位香港的設計師提到,她不管是在之前的雨傘革命、反送中事件裡,她都在不斷的思考她實際上能夠為香港做些什麼,我把這個問題回丟給自己,在經過這段時間人權意識的萌芽,我實際到底可以為這個社會做什麼?

對於現在還是學生的我來說,我的優勢大概就是體力跟時間,然而現在這些人權議題撇除掉政府與法律相關的部分,最重要的大概就是讓更多的人去關注這些議題,所以我現在也在嘗試著與身邊的同儕、家人去談論這些人權議題,雖然效果有限,但我仍舊希望這些人權的意識也能在他們的心中發芽,轉而去影響更多的人。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