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教育
人權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增進每一個人對於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使得個人及其尊嚴能夠全面發展、所有人都能切實成為自由社會的一份子。人權教育的內容以人權、民主、法治為核心,針對不同的培訓對象,再透過不同的活動形式及管道加以實施。
促進人權意識,培育人權捍衛者,是本會人權教育的重要工作目標,我們運用多元的活動形式,像是影展、出版、座談、論壇、研討會、營隊、工作坊⋯⋯等等,來積極推展人權教育。體制內外的正式或非正式教育活動,均是我們積極實施人權教育的管道,例如協助各級學校的人權課程、或是組織機構的人員人權在職教育訓練等等。
巴基斯坦:薩賓‧馬赫穆德的人生與死亡(翻譯)
BLOG/VBlog
27 July 2015 | 05:53 PM
薩賓·馬赫穆德是非政府組織Peace Niche的創辦人和卡拉奇市文化機構「二樓」(T2F)的負責人。她代表進步思想,努力實現創造一個在巴基斯坦可以安全的自由表達的空間 。2015年4月24日,...
馬來西亞:五一集會的運動者遭警方調查(翻譯)
BLOG/VBlog
28 May 2015 | 11:02 PM
翻譯/何宜潔 台權會實習生 校正/彭立言 電子報主編 在馬來西亞Kota Kinabalu 這個地方 的五一集會,並未得到官方的許可。因此警方根據集會遊行法,將對發起者展開調查。...
柬埔寨人權捍衛者「Boeung Kak Lake Seven」(翻譯)
BLOG/VBlog
29 April 2015 | 10:55 AM
譯者:郎于清 / 台權會志工 校對:顏思妤 (圖片、原文取自 http://asianhrds.forum-asia.org/?p=18897 ) 「Boeung Kak Lake Seven」...
跨越自身經驗的邊界─「社運素人」的公民參與體驗
BLOG/VBlog
30 March 2015 | 12:46 AM
何宜潔/台權會實習生 環境形塑一個人,包括怎麼去解讀與理解事情的觀點,但是我們未必能夠意識到自己在情境中的「被影響」,除非接收到了與以往不同的刺激,才會開始往回追溯脈絡。 能夠在台權會實習是一件讓人感到高興又惶恐的事,...
「佔領運動」的人們到哪裡去了?
BLOG/VBlog
29 March 2015 | 11:33 PM
節譯/ 郎于清、林品君 台權會志工 網路社群讓快速組織運動變得更簡單、更廉價,但略過了創造決策機制的工作,也意味著它們很容易消失。 那個曾經在2011、2012年,沒有領導者而自主佔滿世界各地城市的廣場,喊著「...
十年,樂生「樂生」了嗎?
BLOG/VBlog
26 January 2015 | 08:56 PM
文/郎于清(台灣人權促進會志工) 十年樂生講座─蔡雅瀅律師 1月20日晚上,台權會北部辦公室舉辦「樂生十年,最終言辭辯論開庭」講座,為1月29日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開庭的樂生療養院公民團體行政訴訟案,進行一個熱身的動作,...
人權捍衛者專欄──印度人權運動家莎米拉(翻譯)
BLOG/VBlog
26 January 2015 | 09:48 AM
翻譯志工:李品慧 / 校稿:彭立言 來自印度東北曼尼普爾邦的印度民權運動家莎米拉(Irom Sharmila Chanu),在完成學業後,開始於當地媒體,以詩和專欄的方式,寫下她對曼尼普爾邦的觀察。擔任Human...
亞洲人權捍衛者的難題
BLOG/VBlog
23 December 2014 | 02:13 PM
人權捍衛者,聽起來好像很酷炫,他們穿梭於街頭,揮旗、吶喊、面對衝突,普遍給人一種基進的印象。然而,在小確幸橫行的台灣社會,人權捍衛者的處境難以樂觀,經常被輿論貼上「Trouble Maker」的標籤,...
「人權諾貝爾」─2014馬丁恩納爾斯獎及得獎者介紹
BLOG/VBlog
29 October 2014 | 02:47 PM
文 / 彭立言 台權會志工 「馬丁‧恩納爾斯人權捍衛者獎」(Martin Ennals Award for Human Rights Defenders),是一個頒發給全球傑出人權工作者與非政府組織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