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保外」才能挽救更多監所受刑人的性命與健康
近日桃園地院104年國字第19號國家賠償案,承審的孫健智法官就以擲地有聲的判決文,依據具有國內法效力的兩公約及政府也應受到拘束的「受刑人處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狠狠地指正矯正署與台北監獄「罔顧人命,凌駕醫療專家之忠告,...
監所改革會帶動社會變革
「法務部如果真心想要這個方案成功,除了限制適用範圍在 那些非暴力犯罪者上,以解決大眾之疑慮之外,更重要的不 要讓出去工作的囚犯四處碰壁,尤其出門工作可能的歧視或 跟隨而來的勞動剝削。導致法務部希望受刑人可藉機提早適...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青少年終身監禁不得假釋違憲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1月25日( Montgomery v. Louisiana ),以6:3的票數,宣告少年犯不得被宣告終身監禁不得假釋,且這個決定具有溯及效力。亦即在本判決之後,美國將有1300~...
與其壓制言論,不如正視獄政改革
在監所工作的林文蔚,經常利用自己的下班休假時間,透過繪圖素描來描述他在監所的所見所聞。其圖文經常發人深省,也引發更多人關切不受注目的監所人權議題。但是,在一月二十六日,監所卻以他的圖文「引用不實傳聞」而將他記「申誡」...
藥物法庭──立意良好但有嚴重瑕疵的藥癮治療方針
(圖片取自ppt.cc/UFJXG;原文取自ppt.cc/fnFQJ ) 原著/Joanne Csete , Denise Tomasini-Joshi 翻譯/陳弘之 台權會志工 校稿/彭立言 電子報主編 在「特別法庭...
為何生不如死?透視高牆、關注監所的必要

19 May 2015 | 08:11 PM      

載入中…
透視與關注:2015年監所參訪行動

19 May 2015 | 03:54 PM      

在去(2014)年夏天,我們踏訪了七所監所,提出具體建議並持續監督。在今(2015)年夏天,我們將舉辦第二次的監所參訪行動。透視——我們透視高牆的物理及心理隔閡;關注——我們關注基本生存權、與監禁相關者的生存情境。
死了六個囚犯之後?
本文刊登於2015.2.13 蘋果日報論壇 高雄大寮監獄六個被判長徒刑、難以獲得假釋的囚犯昨晚劫持典獄長,上演了一場民眾認為像是在看電影一樣的劫獄風暴,最後六人以自戕結束生命。這樣的事件發生,...
保外就醫,誰來判斷?
本文刊登於 2014.12.15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陳水扁前總統申請保外就醫被法務部拒絕,法務部長建議他聲明異議,高等法院卻又駁回聲請。一個已經被許多醫師診斷認為不適合繼續單獨監禁在監所的病患,卻被當作人球一樣,...
2014監所參訪計畫政策論壇

13 October 2014 | 05:23 PM      

真正的高牆,還未倒下?韓國驪州監獄
文 / 顏思妤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秘,8月14日發表於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 關於驪州監獄的報導大多稱其為「模範」,理由在於新式監獄的設計、相對健全的硬體設施,以及收容人居住品質的改善。然而,...
復歸社會,抑或更加遙遠?
潘正正 / 監所參訪計畫訪員 六月三十日的下午,我們一行17人,在台北監獄副典獄長和各科室主管的導覽下,參觀了北監從工場、技訓班、補校、舍房、違規房,還有炊場、醫療中心在內的硬體設備。...
626國際反酷刑日:看見酷刑被害人
在一個文明法治社會,酷刑是不道德及殘酷的濫權行逕,絕非解決問題的方法。兩公約國際審查結論性意見中,專家強調:台灣應及早批淮反酷刑公約,並設立《禁止酷刑公約任擇議定書》的全國性預防機制。我們希望台灣社會能正視酷刑的問題,...
【TAHR PAS】2013夏季號:翻牆越獄,我看見。
主編的話 翻牆越獄,我看見 陳惠敏、羅士翔(台灣監所改革聯盟) 對監所灌注眼光心神精力,並不是在陳水扁先生入獄後,活生生將早已不稀奇的看守所、監獄生活暴露在眾人眼前才開始的。無論在法律、宗教、犯防、社工、...
1207座談會「刑事政策演變與台灣社會變遷」

27 November 2012 | 01:52 PM      

【時間】2012年12月7日(五)19:00-21:00(18:30開放進場) 【地點】台灣大學法律學院萬才館2101教室(近復興南路辛亥路口) 【出席】主講:李茂生教授∣台灣大學法律學系 與談:周愫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