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昱
大三因為對於未來的焦慮以及同儕之間的競爭壓力,所以開始規劃實習,卻又不想做不感興趣的工作,因此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人格特質,認為自己對於社會所發生之事更有興趣,再加上之前修過非營利組織管理的課程,知道許多NGO也有在收實習生,因此來到了一直有在追蹤的台權會。
這是一個嶄新的體驗,走出了舒適圈,看見了、聽見了、感受到了許多不一樣的人事物。
剛開始在閱讀議題資料時,儘管知道台灣有這些問題,卻從未深入了解過,都只是淺淺的知道這個事件和什麼有關,但藉由影片、新聞等等,開始對一件事件有更完整的了解,包括其中的脈絡、行動、後果。
這幾個月整理了一些側記、貼文,必須很仔細地閱讀、查閱資料才能掌握內文重點,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習到很多個案內容、爭點,像是健保資料庫內有很多專有名詞、不太好理解的法條內容,但這樣的挑戰同時也使我對議題有更多了解,不再是「我不太清楚耶」這種對議題冷感的人。同時也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對這個社會有更多了解。
在這裡接觸到了許多其他實習沒有工作內容,也收穫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感動,像是之前在共生音樂節擺攤及青鳥行動時都有和參與者聊天,在過程中獲得了他們的鼓勵,讓我發現即使我們年齡不同,但都同樣在為我們所生活的台灣努力著。還有在記者會時,大家會喊口號,一開始雖然不太習慣,但在後來我學會在記者會中站在受迫害者的角度感同身受,也一起大聲地捍衛他們的人權。
在一次次的活動支援中,感受到現在社會、制度還有許多不足,仍有許多人權迫害正在發生著,而且離我們的生活其實很近,這個社會並不像我以為的包容、開放、美好,也因此意識到「人權」這件事就變得很重要。而台權會也給予了我這樣的機會,從人權的角度出發,主動關注社會事件,深度思考議題,並建立自己的想法,再進而試著和身邊的人討論,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很感謝台權會的大家給我很多學習的機會,我覺得來這裡實習是我大學中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每次來都很開心,比起在學校和同學一起上課,這裡真的是一種紓壓,還有很多好吃的點心。除了知識、能力方面的提升,更是帶著滿滿的收穫與感動離開,期許未來也能勇敢地繼續在生活中實踐人權,堅持對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