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權會施逸翔:國家執行死刑是教兒童暴力
本文原刊登於 蘋果日報 。 施逸翔/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李宏基是蔡英文政府執政以來首次死刑執行案,法務部在當天新聞稿指出,李因殺害親生子女,此舉「侵害兒童權利公約所重視之兒童固有生命權」,...
10月10日世界反死刑日,我們該如何往前進?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在世界反死刑日前夕召開記者會,邀請關心台灣廢死議題的組織共同發聲。出席記者會的人士包括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執行長林欣怡、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馬澤璉(Madeleine Majorenko)、...
停止執行死刑,向廢除死刑前進
(台北,巴黎)國際人權聯盟(FIDH)及其會員組織台灣人權促進會(TAHR)表示,法務部上周執行死刑,是對於逐步廢除死刑承諾的一大退步。 「台灣的死刑制度是過去威權時期殘留的過時遺跡。蔡總統應立即宣布暫停執行死刑,...
徐自強案說明了死刑「不可回復性」的風險
西方文明用以象徵公平正義的女神Justitia,蒙著眼一手持劍、一手持秤,代表客觀、公正、不徇私地行使制裁犯罪的國家武力。然而,台灣目前死刑案件的審理與量刑現況,恐怕比較類似國家不分青紅皂白、...
「沒有人應該被這樣對待」:了解鄭性澤案,支持鄭性澤
很多人聲援鄭性澤,但也有很多人對於案件真相質疑。鄭性澤平反大隊的成員都是在詳細研究後認為不可能是鄭性澤所做才參與救援。因此,我們懇請大家,請先嘗試了解這個案件再來評論。在司法的面前我們都很卑微,一個不小心,...
犯罪:從來就沒有特效藥
若我們不想讓兇手將我們的價值觀也奪走,請不要再繼續鼓吹暴力,鼓吹說要殺死誰誰誰,或是鼓吹立法把『未來』所有『可能』會犯罪的潛在危險分子全部都關起來,所謂的 『潛在危險分子』的判斷,往往都是帶有種族及階級的歧視跟假設。...
司法應依人權公約重啟鄭性澤案
公民社會正極力救援鄭性澤案,但當前陷入低迷困局,不管嘗試何種救濟管道皆碰壁,不論就證據的重新審酌,或再審法官應迴避未迴避,始終無法喚起司法重啟鄭案。《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人權公約》已具國內法效力,...
不一樣的溝通方式!人權海報促進公共議題討論! --Poster for Tomorrow人權海報設計工作坊成果發表記者會
Poster for Tomorrow的創辦人Herve Matine表示,工作坊的目的主要是希望激發年輕藝術工作者及設計師的民主及人權意識,同時,也希望透過這個工作坊能創造出有用的溝通工具,...
國家恣意殺人之無限迴圈
甚至羅瑩雪更有資格依兩公約施行法來行政,因為法務部據說是主責推動「人權大步走」落實兩公約的主管機關,所以部長依職權落實2013年來台灣審查國家人權報告的專家們的結論建議:「強烈建議中華民國(臺灣)...
死刑換支持度也太廉價
這波反廢死,許多民眾主張先不管公平審判了,應立即處決殺人者,甚至質疑兩公約之聯合國人權保障機制,是在保護「壞人」。事實上,若回頭看聯合國為何在二戰後起草與頒布世界人權宣言,並進而在1966年將宣言法律化為兩公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