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權會針對「健保卡註記高風險族群」與「政府與電信業者合作之防疫監控措施」申請資訊公開
本會向指揮中心申請政府資訊公開,期待瞭解各項措施之法律依據及執行情況
【聲明】 是誰稽核簡訊實聯制系統?  公共討論不應打為假訊息!
2021年5月24日 台灣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行政院在5月19日迅速反應並提出試圖掌握染疫者足跡之方式:簡訊實聯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在昨日(5/23)上午的記者會表示:「臉書流傳『...
【隱私專責機關介紹】加拿大隱私首長辦公室如何捍衛隱私?
加拿大政府在1983年成立隱私辦公室,授權隱私首長負責受理投訴、進行調查 。 個資保護機關不只是調查、執法,同時具備提升大眾隱私意識與提供公私部門專業建議的任務。
【隱私專責機關介紹】英國資訊專員辦公室
英國個資保護機關早在 1984 年便已成立。從最初的個資保護註冊機關,發展至今天的資訊專員辦公室,除了受理申訴、落實執法外,也對涉及個資處理的新興技術和營利模式提交公開意見和報告。 ( 如 : 人臉辨識、即時競價廣告...
2020台灣網路透明報告 (2017-2018)
政府向網路業者調取用戶個資、要求限制網路內容的概況如何?台灣的業者向用戶揭露了哪些政府要求? 本報告為我們在2014年發起的計畫,今年已來到第三次發布。 更正 : p.23 調查局請求LINE提供用戶個資,使用之文件為...
【活動】南方有人系列-eID行不行?數位身分證問題大解析

24 March 2021 | 11:10 AM      

   在這大數據橫行的年代,各家企業無不用盡全力獲取你我個資,而政府也熱切期望可以一同搭上這波潮流。不管是去年開始推行的eID數位身分證,或是在近日喊出的「健康大數據」、「虛擬健保卡」等等政策,...
【活動】「疫情之下,人權有守住嗎?」-防疫人權論壇

17 March 2021 | 12:51 PM      

2020年開始,COVID-19開始肆虐各國境內,演變為全球性災難,造成上億人生病甚至喪命。各國祭出各種措施來控制疫情,例如中國利用手機APP「健康碼」監控人民健康狀況,歐美各國透過「封城」措施來達到阻絕病毒散播。...
【新聞稿】eID母法不明,相片管理辦法已進立法院
【新聞稿】eID母法不明,相片管理辦法已進立法院 行政院於一月宣布在法制完備前,會暫緩數位身分證政策。然而內政部於去年十二月底公告的「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格式內容製發相片影像檔建置管理辦法」修法仍未廢止,...
數位身分證計畫未廢止,人民第四次上法庭護資訊隱私
原告之一的台權會秘書長施逸翔,簡述本次開庭民間的重點問題:內政部如何因應行政院及立法院的疑慮,處理換發計畫與去年底公告的辦法?接下來,內政部能否具體提出資安措施的資料,透過訴訟將證據攤開供大眾檢驗?
【國際資料隱私日】2020台灣隱私大事,2021不能鬆懈
回顧過去一年,美國波士頓全面禁止人臉辨識。比舊金山僅採公部門禁用更嚴格,私人同樣不得購買和使用。2020年,台灣更常見到偵測出人臉並自動量測體溫的裝置,更習慣於在各場所留下聯絡方式,甚至身分證字號。台灣的隱私保護,...
【聲明】從電子圍籬到天網:防疫電子監控給問嗎?
跨年剛結束,政府啟動「天網」辨識大型活動參與者,更從五月天的演場會中找出「自主健康管理者」。從2020邁入2021,使用電子圍籬從居家隔離、居家檢疫地點擴張至公共場所,對象延伸至自主健康管理者。
【側記】強制換發eID的隱私與資安風險
【側記】強制換發eID的隱私與資安風險 内政部推行eID至今,仍未厘清民間對於資安與隱私的各項疑慮,堅持在明年一月試行、七月啟動全面換發作業。台權會11/27舉辦國會助理便當會,...
【活動側記】2020/11/17人權小蜜蜂志工培訓:數位人權
文/台權會志工 高一騰 數位人權有幾位? 11月份人權小蜜蜂培訓的第二場講座,邀請了世新大學法律系的翁逸泓教授自面部辨識與個資保護之角度,進行個資法相關議題之說明,包含隱私權、個資法之基本概念與自動化面部辨識等,...
【新聞稿】數位身分證恐為中國滲透破口
晶片身分證政策是建立一套單一的數位身份識別方法來用於不同的目的,本身就是一個鼓勵人民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政策。
【法庭觀察】晶片身分證試辦倒數2個月,隱私仍然沒保障
11/2首次開庭結束,我們整理了法官詢問的重點議題,釐清內政部並未說明清楚的資訊。從數位足跡、晶片內有高解析度相片檔的目的,到資料清單期限,請內政部確實向人民交代,請正面處理隱私問題。 議題一:內政部如何看待數位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