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資料治理,哪來資料利他?數發部數據公益政策弱化資料當事人
聲明
21 August 2023 | 06:08 PM
去年憲法法庭才剛就健保資料庫案中,政府無視資料當事人權利,且缺乏明確法律規範將資料提供第三方研究一事,判決違憲。旋即,數發部近期表示將於9月公布「數據公益運作指引」草案,稱將透過「數據持有人」自願提供「數據」,...
教育部學倫中心請勿製造敵意—大型資料庫的研究倫理應顧當事人權利
BLOG/VBlog
04 August 2023 | 03:17 PM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在其登入後的「使用大型資料庫研究倫理」課後測驗中,要求答題者回答「攻擊健保資料供研究使用最有力,還為此提告的團體」為何。我們認為,如此粗糙、離題,甚至具針對性的出題方式,...
數位人權在台灣:2022企業責信報告
30 June 2023 | 06:34 PM
本報告使用Ranking Digital Rights的方法,以台灣企業的公開政策評分。我們評估的企業涵蓋電信業者、電商平台、人力銀行、社群媒體,均為台灣常見的網路服務。
台灣NGO,TAHR在國際數位人權大會chhòng-siáⁿ(創啥)?
BLOG/VBlog
26 June 2023 | 05:39 PM
台權會已在RightsCon分享過eID、防疫疫情監控等治理與隱私倡議,收穫來自不同國家、專業的參與者回饋與建議。今年台權會參與2項議程,並在開放文化基金會的協助下,實體參加。
戶役政資料介接現況如何?台權會提出訴願
BLOG/VBlog
18 May 2023 | 12:56 PM
台灣高達2300萬筆以上的戶役政資料,於去年十月在國外論壇遭人兜售。儘管目前尚未釐清外洩原因,因外洩欄位涵蓋戶籍、兵役別、原住民族身分等資料,公民社會期待瞭解戶役政資料現行的介接狀況。台權會今年3月,...
烏干達的倒退反同修法,跟台灣有什麼關係?
BLOG/VBlog
25 April 2023 | 10:27 AM
烏干達的倒退反同修法,跟台灣有什麼關係? ▍反同法案修法動態 在3月21日,烏干達國會以壓倒性的票數(387票同意,2票反對)通過了反同性戀法案(The Anti-Homosexuality Bill),...
eID預防性不作為訴訟即將宣判,盼法院作台灣身分制度的民主防線
聲明
21 April 2023 | 03:10 PM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於2023年4月13日時就本案諭知,5月11日將進行宣判。 台灣的身分證政策屢屢出現「強制數位化」、「未經立法」的設計。自1998年國民卡政策以來,近年的New eID政策雖已較先前改善,但仍沿襲「強制...
台灣資料隱私政策國會意向調查發表會/ 台權會評論發言稿
新聞稿
10 March 2023 | 05:43 PM
資料治理部分,除了問卷提及的範圍外,政府與企業還需要注意「大規模資料庫」的隱私風險。打造資料庫的事前、事中、事後,釐清風險和保護措施。個資就像雞蛋,放進籃子前,要評估全部放進同個籃子裡,風險會不會太大?
再次申請退出健保資料目的外利用:憲法法庭已宣告違憲,應立即採取保護措施,緩解隱私侵害
聲明
02 March 2023 | 05:05 PM
申請人共同關心,健保資料提供給第三方做研究,能夠在合乎醫學研究倫理,以及完善資料治理的制度下,尊重患者掌控敏感個資的最後一道防線
【專書推薦】矽谷價值戰:監控資本主義之下言論自由的未來
BLOG/VBlog
06 January 2023 | 09:53 PM
文/台權會實習生Mina 網路世界是真的自由嗎?在現今的社會裡,我們習慣了使用社群媒體,打開軟體我們便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觀點和記錄生活,但網路世界真的無遠弗屆嗎? 「矽谷價值戰:監控資本主義之下言論自由的未來」...
2300萬國民個資外洩,政府應防範身分證字號濫用並健全外洩通知
聲明
28 December 2022 | 01:15 PM
台灣身分證字號易於用作串接不同來源資料的單一識別碼,剖繪個人生活圖像,成為資訊操弄甚至滋養詐欺案件的破口。即使資料並非直接由戶政或勞保單位外洩,即便資料為「拼湊」而成,行政院仍應釐清:可能的資料拼湊來源為何?
健康資料的使用條件:歐盟個資保護機關意見與台灣現況
BLOG/VBlog
27 December 2022 | 11:30 AM
日常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紀錄運動與健康狀態,生病時就醫留下的資料和醫療影像,電子化及雲端服務讓健康資料更容易被儲存及分享,健康資料被用於個人未同意或難以控制的情境也數見不鮮。世界醫師會於2016年修訂通過《 台北宣言 》
你希望網路成為什麼樣子?淺談《數位中介服務法》
BLOG/VBlog
21 November 2022 | 06:21 PM
網路上大量的文字、圖片、影音、商品,有些你感同身受,某些你對它嗤之以鼻,他們爭相競逐我們的注意力,而很多時候,我們未必瞭解:為什麼我會看到這則廣告?有哪些內容不被允許出現?以及為什麼?
【南方有人】面容現/陷於陌生之中-談深偽犯罪與科技偵查法
13 October 2022 | 02:45 PM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將一個人的臉置換到他人的影片上已不是困難之事。透過電腦程式或是手機APP,每個人都能將各種影片幻化自如。然而,這樣的「方便」也讓新興犯罪更加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