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牆,還未倒下?韓國驪州監獄

10481659_10201849586076137_7578508584076284619_o

文 / 顏思妤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秘書,8月14日發表於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

8月8日一早,從東首爾巴士轉運站驅車前往京畿道的驪州監獄。行前搜尋相關報導,這所號稱「模範」的驪州監獄,以高科技電子設備有效管理著稱,2001年9月設立之今已13年,收容人多為徒刑10年以下的初犯(組織暴力犯罪與毒品犯罪除外)與身心障礙收容人。所內並無死刑犯,目前無期徒刑定讞者10名,與其他收容人共同生活並強制勞動,所方根據收容人身心狀況與刑期長短,安排簡易或技術性作業,勞動所得扣除監獄管理與被害人保護等經費,其餘可自行支配,簡易作業者一天收入約2000韓圜;技術性作業者一天最高可達1萬韓圜。

硬體設施相對健全 改善收容人居住品質

抵達驪州監獄大門,沒有慣有的高牆與鐵絲網,建築外觀就像一般的公家機關,確實少了些肅殺的氛圍。10點開始的參訪,基本上與國內監所的模式沒有太大的不同,所方派了一位略懂中文的監獄官,介紹驪州監獄的過去與現況。監獄官表示,目前驪州監獄的收容人共1212名(法定收容額1610名),所內設有211台紅外線自動感應相機、148台監視錄影器與765個自動感應門;收容人以所內身分證嗶卡進入舍房;所內工作人員共343名(法定員額351名)。此外,監所建築採12翼輻射狀設計(皆為3層樓),以地下通道的方式連接各翼,中心為中央監控室,任何一處發生突發狀況皆可迅速抵達,減少管理上的人力消耗。

走進舍房,陽光意外地刺眼,因為走廊天花板上設有大片天窗,監獄官表示,驪州監獄的窗戶設計比國內其他監所大30%,收容人享有足夠的日照,也可預防相關病灶的發生。舍房內的廁所有門,讓收容人免於在眾目睽睽之下便溺的窘境,保障身為人最基本隱私;地板有暖坑系統,讓收容人在寒冬之際免於零下低溫的折磨。

10497965_10201849586116138_393504085609101111_o-2

(韓國驪州監獄外觀,沒有慣有的鐵絲與高牆,確實少了些肅殺的氛圍 / 2014.8.8)

簽訂合作MOU 開設四年大學教育課程

2013年7月底,驪州監獄被法務部指定為「人性教育矯正機關」,與韓國放送通訊大學(Korea National Open University)簽訂MOU,於所內開設四年的大學教育課程,修業期限內修滿應修課程,始得賦予學位證明。收容人依程序填寫申請書,並經過資格審查,便能在所內接受四年的學士課程,由該大學教授親自授課。根據東部新聞的報導,驪州監獄於2014年2月24日舉辦畢業典禮,共有8位收容人獲得學位。

窘境未解 醫療人力不足

然而,問起所內的醫療資源,目前僅有3名醫師與2位護士,並無特別設立牙科與精神科,問起5位醫護人員如何照護所內1200多名收容人的身心健康,如「門診是否排得到就醫?」、「收容人從申請到就診需要多久時間?」等問題,所方並無具體回應,僅告訴我們,如果是所內門診無法處理的狀況,會移至所外的醫院治療。

天主教首爾教區社會矯正委員會Kim Sung Eun神父表示,患有精神疾病的收容人通常會移監至公州的國立法務病院(舊稱公州治療監護所,由韓國法務部設立),移監至此的個案,精神狀況多半非常嚴重;輕微者則移至晉州監獄。醫療人員不足向來是監所為人詬病的問題之一,即使是體設備相對健全的驪州監獄,似乎也未能緩解醫療照護機制的缺憾。

人性化設施 誰能享有?

關於驪州監獄的報導大多稱其為「模範」,理由在於新式監獄的設計、相對健全的硬體設施,以及收容人居住品質的改善。然而,這些人性化的設計是否能為一般收容人享有?韓國在政府扶植大企業的經濟發展脈絡下,政商勾結官官相護的結構根深蒂固,不少弊案纏身、判決確定的國會議員與地方首長紛紛成為「驪州居民」,如大國家黨議員朴柱千(涉嫌收賄現代集團資金,2004年最高法院判決5年有期徒刑確定)與前蔚山市長沈完求(涉嫌於地方建設工程中收賄5億韓圜,2004年11月最高法院5年有期徒刑確定)。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0條規定:「自由被剝奪之人,應受合於人道及尊重其天賦人格尊嚴之處遇。」韓國作為公政公約的締約國,透過硬體設施改善收容人在監所內的處遇,並與大專院校合作開設4年制學士課程等方式,固然是值得學習的部分,但如果這只能讓部分「特別的」收容人享有,恐導致矯正體系內階級秩序的深化,而攸關收容人身心健康的醫療照護機制與為人詬病的軍事化管理的控制模式,顯然並不是透過硬體設施的提升就能緩解的問題。

真正的高牆,還未倒下。

10533401_10201849585836131_3823653689071735808_n

(根據韓國法務部矯正本部網站,目前全國共有36間監獄、11處看守所與3處看守所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