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記】訪談與採訪技巧志工培訓 | 報導者林雨佑

訪談與採訪技巧培訓

撰文|吳佳柔
 
編輯|台權會秘書處

台權會於111年7月25日邀請在報導者工作的記者林雨佑,至辦公室演講新聞採訪實作課程。雨佑先介紹自己的經歷以及一路成為記者心路歷程。2008年的野草莓學運開啟了他對於公共議題的好奇與興趣,雖然對於記者這份職業感到不安,但是還是抱持嘗試的心態進入該領域跑社會線報導。後來,雨佑訪問參與反課綱運動的學生,並將文章投遞到報導者,而有機會進入報導者工作到現在。

 

訪談與採訪技巧課程分為三大主軸,分別為記者立場與事實、報導如何產生以及寫作重點與常見錯誤。

 

一、記者立場與事實

 

大眾普遍認為一篇好的報導必須中立客觀,媒體教育工作者也會叮嚀學生要以平衡報導為目標。雨佑沒有全然否定這個觀念,也同意記者最理想的狀態是要像空氣一樣,如同上帝般地觀察與陳述,但他認為礙於「社會真實」難以企求,「媒體所建構的事實」拖不了價值選擇的呈現,沒有絕對的客觀中立,因此現實中記者能追求的是相對的真實,以及閱聽者相對地信任。一方面,記者查證的功夫會為他累積閱聽人;另方面,閱聽人的監督會督促記者重視報導的真確性。

 

二、報導製程

一篇報導產製的流程:前置、採訪前、採訪中、寫稿以及編輯加入和勘誤。在前置階段要做的是發想報題和其切入的角度。在採訪前,要先做足對受訪者的功課、進行邀訪以及設定素材。要對題目進行適當排序,訪談題目原則上不要超過五題,不然題目太多受訪人會感到困擾,而我們可以適度包裝題目以取得我們要的資訊。邀訪信件或訊息的結尾記得要附上署名和聯絡方式。在採訪中的時候要確定訪談的紀錄方式和工作分工。根據受訪者的狀況彈性調整,以掌握採訪的節奏,並適度給予眼神、肢體的回應。而最厲害是用聊天的方式完成訪談。 在採訪後,要檢視有的素材,再決定需不需要補訪。在寫稿階段會有逐字稿的撰寫、擬好文章大綱和分工細部的寫作。最後則是會有編輯的加入並進行文章的勘誤。

 

三、文章撰寫的注意事項

撰寫一篇有質量的報導文章有四個步驟,一為以動態描述還原新聞現場,引起讀者好奇。二為將焦點人物、相關論述、數據進入題目。三為各方論點相互檢驗。最後以回顧文章的形式,讓讀者帶走一個想法作為結尾。雨佑也點出報導文章的技巧,像是善用上下引號製造臨場感和重點的標示、每段開頭要使用不同的詞、頭銜第一次出現後面就可以省略以及適當地簡寫。而寫作時常見的錯誤也有人稱的使用,也要注意文章撰寫時頭銜要放在名字前面以及每一段文章需要主詞(具體人名),避免忘記是在指誰。

 

最後,雨佑在課程中以道路平權的文章作為實例讓我們更深入了解,並以實際撰寫訪綱作為模擬體驗。透過這一連串的活動,其實撰寫訪綱並非容易的事情,要問對的問題是需要技巧與經驗,更別說要寫好一篇文章,但我想經過雨佑的這堂課程,能讓人更容易上手寫一篇專業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