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改革,從司法院正副院長人選的公開薦舉開始!
司法改革,不應是口號,更不應是形式的會議,最重要的是司法的裁決,能建立在公共說理與問責的基礎上,追求社會正義與人權保障,才可能贏得人民信任與建立其聲譽。
【聲明】台權會針對教育部就「是否公開普通高中課綱微調案中未公開文件」回覆之聲明
【黑箱課綱,持續黑箱】 雖然新政府上台後,新教育部長潘文忠撤回微調課綱的內容,但是針對本會要求教育部「公開」當初作成「課綱微調」決議的「課審會名單及所有會議記錄、發言摘要」,新上任的教育部長仍然再次回文告訴我們:「...
集遊「保障」法保障了誰?
(顏思妤 / 台灣人權促進會辦公室主任) 長期塵封的《集會遊行法》終於可望修法,卻在新國會爭議不斷,立法院第一會期院會最後一天(7/15),台權會與集遊惡法修法聯盟多個團體在立法院青島東路前訴求廢除禁制區、廢除強制排除...
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聲明:就總統提名謝文定、林錦芳為司法院正副院長一事
就蔡英文總統提名謝文定為司法院大法官並為院長、林錦芳為大法官並為副院長,並送交咨文函請立法院同意一事,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發表聲明。
束之高閣18年,解凍國家人權委員會
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廖福特表示,國家人權委員會擁有調查權,但與監察院不同,並非針對公務員失職或違法情事,以糾舉或彈劾為目的之調查。人權的範圍極廣,涉及人類集體生活的諸多層面,遠超過政府官員與機構的行政行為,...
首屆東亞迫遷法庭在台灣! 東亞迫遷法庭行前記者會
由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反迫遷連線等團體,偕同各地的反迫遷組織,共同獲得「國際迫遷法庭」的授權,將於今年7/2至7/4,於台北舉辦首屆「 東亞迫遷法庭」。除了台灣的迫遷案,還將有包括日、韓、港、泰、馬來西亞、...
「就醫保外」才能挽救更多監所受刑人的性命與健康
近日桃園地院104年國字第19號國家賠償案,承審的孫健智法官就以擲地有聲的判決文,依據具有國內法效力的兩公約及政府也應受到拘束的「受刑人處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狠狠地指正矯正署與台北監獄「罔顧人命,凌駕醫療專家之忠告,...
機場擴建大戰 環境影響誰人在乎?
台權會居住權專員林彥彤表示,雖然四月底五月初才剛辦完聽證,且聽證爭點包括跑道選址及興建航空城的環境影響,然而,因為僅三個半天的時間,要處理三十幾個航空城的具體爭議,時間根本就不夠用,前述八大環境問題,...
[投書]解決歧視,需要人權教育(林佳範)
解決歧視,需要人權教育 作者:林佳範 (台灣師大公領系主任、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 最近有人以公民記者之名,在進行訪談時,涉及種族的歧視性或仇恨性言論來騷擾被訪談的對象,且在美國的奧蘭多更有同性戀的夜店,...
新聞稿:言詞辯論庭在即 Hydis工人依然「被缺席」
來臺尋求勞資協商之Hydis關廠工人遭移民署粗暴遣返, 強制驅逐出國後更遭移民署禁止入國三年, 對此毫無正當性與合法性的黑名單手段,Hydis工人向臺北高等 行政法院(以下簡稱北高行)提告,北高行將於6月16日展開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