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國際人權影展系列影評:白色見證

《白色見證》―極簡的影像美學,濃烈的受難記憶

李禎祥(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

在關於白色恐怖的影像作品中,《白色見證》是一部非常特殊的紀錄片。尤其對照「白色恐怖」這麼龐大、複雜、超重量級的主題,本片竟然用這麼簡約素樸的方式做交代,真是太另類了。

《白色見證》的影像形式很簡單:十六個政治受難者,在攝影棚裡面對著鏡頭講話。全片由他們的言語片段串連而成,沒有幕後的旁白,這是敘述結構的簡約;受難者的背後是大剌剌的黑底,偶而點綴幾張老照片,但出現不久即消失,這是畫面結構的簡約。除了後段飄來一點旋律外,全片沒有配樂,唯一的音效就是人聲,這是聲部結構的簡約。當然,由於全篇都是老前輩在講話,每段影像的節奏都是緩慢的、單調的;對習慣看好萊塢片、甚至習慣看電視的人來說,理論上,具有催眠的效果。

但是剛好相反,這部片子是一記震天雷,大概沒有一個觀眾不會被它震撼到。原因很簡單,就在「見證」兩個字。

相對於影像形式的絕對簡約,《白色見證》的訊息內容非常豐富,也非常沉重。全片從受難的過程切入,依逮捕、偵訊、刑求、審判、移監、勞動改造、思想改造、難友情誼、出獄、進入另一個牢獄(歧視和壓迫政治犯的社會)等面向,有條不紊的交代清楚,讓我們看到一個好端端的人,如何被「加工」成一個「叛亂犯」。導演滕兆鏘布局和剪裁的匠心在這裡。

滕兆鏘將一切外在形式極簡化,讓觀眾全神貫注傾聽受難者的見證。畫面上的受難者不是近景就是特寫,就像在你的面前咫尺,對你傾訴往事;影像不飄忽、不花俏,凝重沉穩,傳達見證的適切氛圍。就這樣,全片由受難者平實的口述,帶領觀眾進入一個魔境般的恐怖時空,體驗一段段非人的殘酷遭遇,逼視人在絕望狀態下的無助與掙扎,也凝視種種難以想像的荒謬和錯亂情境。濃濃的悲劇故事和淡淡的影像處理,構成這部片子的張力。

《白色見證》的受難者主要集中在一九五○年代(楊碧川是唯一的例外),刑期從無期到數年不等,本省外省、統獨和不統不獨都有,清一色是青春受難。很多人是第一次在鏡頭前公開他們塵封多年的記憶,當然也有很多觀眾,是第一次在畫面上受到這麼強烈的白色恐怖震撼。

誠如本片總協調林世煜在本片的DM所說,那是「一個正直的凡人沒有辦法立足的時代」,「那個時代和那些人,和我們那麼親近卻又那麼陌生」。親近是他們就像我們的厝邊隔壁,陌生是他們的受難故事難以置信卻真實發生。由於本片全部在講人的故事,因此具有超越種族國界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甚至你不必有任何白色恐怖的相關知識,只要看這部片子,立刻能抓到白色恐怖的一些核心東西。

當然,隨著白色恐怖史料不斷出土,如今再看這部2003年出版的紀錄片,會發現它的內容只是「入門」而已。白色恐怖浩瀚的受難故事,比本片所「見證」的內容還要嚴重的有很多,因此這類紀錄片亟需拍攝更多續集。不過,本片已首創白色恐怖紀錄片的一種典型,更多的續集也無損於它的里程碑意義。總而言之,它是了解白色恐怖很好的入門片,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