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新瑜
我在2021年的夏天進入台權會實習,儘管一開始決定實習的理由和機構的方式有點隨意,但最後卻是帶著萬分的澎湃心情滿載而歸,甚至主動要求延長實習時間。
【實習過程:一場貨真價實的學習與社會實踐】
在面試之初我便告訴主任,我想要接觸的是文案、記者會、新聞稿等,去了解一個非營利組織「如何向大眾輸出議題」,尤其當這些議題較為冷門、難懂或是經過媒體過度的渲染時。
而台權會所提供的學習機會超出我的想像,除了內部備有基礎人權知識的課程影片、書籍之外,對外實體活動的部分還有法庭觀察、機構參訪和記者會等,在個人工作方面,除了與主修科目相關的任務外,也可以主動爭取想要嘗試的工作,議題專員空閒時,還能向他們討教。
因此我除了因為主修法律,被賦予整理判決綱要之外,也撰寫了文案和側記、參加記者會和公聽會等,實習過程中也看了很多我可能一輩子不會拿起來翻閱的書籍。
所以基本上,只要積極主動,在台權會實習:不可能學不到東西。
【自我覺察:這邊到那邊都叫人權】
實習開始後,我才發現人權真的一點都不遙遠,而且範圍非常之廣,接著發現自己雖然一直自詡關心社會,但卻相當置身事外,與大部分一樣,抱持著:「與我何干?」的心態。第一次接觸外籍移工、居住權、難民、數位人權等議題後,對於人權的概念從白色恐怖和香港反送中事件無限擴大,雖然越深入了解,就更常因為很多的事與願違感到無力和難過,但也因此覺得自己終於和這片土片和世界靠近了一點點。
我想在這邊特別提及兩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
一、禁止移工跨轉公聽會與記者會
我不曾接觸過移工的議題,第一次的認識就是在這場公聽會與記者會上,移工們聲淚俱下的訴說著自己的生命故事、公民團體對於政府的質疑以及官員代表的選擇性官腔回答,會場充滿了悲傷、憤怒、不耐煩與事不關己,難以用文字形容,但那帶給我巨大的衝擊。
如果自詡亞洲民主和人權燈塔的我們,沒辦法給這些為台灣補足勞動力的人一個像人的生活的話,我們憑什麼置身事外?
二、民進黨部前記者會
在參與這場記者會之前,我不曾為了什麼真正的站上街頭,但這一切卻比我想像中的要難許多。現場的警察是抗議人數的三倍左右,一旁還有巨大的警備車,而且才剛到達,馬上聽見警察用大聲公要求群眾立即解散,因為這是場未經許可的活動,各團體在鏡頭之前表達訴求,場面一度緊張,警察們改變隊伍形狀步步進逼,後頭甚至有許多便衣刑警(他們以為自己便衣了,但其實沒有XD)拿著攝影機想要拍攝抗議群眾們的臉......。
那些好像晚間新聞會出現的畫面不停出現在我面前,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我超級害怕,只能跟隨本能一邊偷瞄一旁巨大而嚴肅的警備車,一邊默默後退,但也是在那場記者會,我突然感受到了何謂民主的力量,群眾的聲音和自由表達意見的能量居然如此強大。
【小結】
儘管這場實習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了很多不能做的事情,但我仍然獲益良多,像是從溫暖舒適的象牙塔走了出來,而後才發現有這麼多人和事需要和值得去努力,而且沒有人是局外人。
有幸生長在這塊土地、這個世代,有機會接受教育、有能力站著大聲說話,我覺得暫時離開教室與課本,去感受、關懷和聆聽社會,是我在這場實習後,覺得自己必須要做的事情,至少至少也要表達出 I DO CARE! 的態度。
除了收穫許多之外,我也對耕耘台灣民主與人權的所有人心懷敬佩與感激,就算有那麼多無力、無奈、憤怒與悲傷,但謝謝你們始終沒有放棄(實習期間,我常常因為議題的現況而心情低落......)。
最後的最後,謝謝台權會的大家與同時期的實習生們,也謝謝選擇了我當實習生的詩庭和決定到台權會實習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