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公投,終結核四:迎向非核戰役,我們唱歌

台灣人權促進會在公投前夕,舉辦「迎向非核戰役,我們唱歌」,這是「音樂與人權」系列活動的第二場,為了紀念2001年發行的《美麗之島.人之島》專輯。20年後,台權會將這張絕版專輯,重新上架於串流平台,並在蔡瑞月舞蹈社舉辦3場音樂與人權系列活動。

主持人台權會執行委員邱毓斌開場即拿出「核四NO」的標語,直說這場就是要談這件事情。

林生祥兩首反核歌曲創作背景

昨晚的〈Formosa 加油加油加油〉中,林生祥唱到「不要再有下一個核災」。林生祥說明當初做這首歌的背景。生祥回憶,當時廢核行腳計畫走遍全台,在美濃的夥伴向他提議,希望能有一首色彩亮一點的歌,讓親子可以一起唱出廢核的心聲。後來在生祥跟女兒到淡水出遊的路上,女兒哼起充滿童趣的曲調,這首歌就是從這裡開始發想。

林生祥繼續說,收錄在《美麗之島。人之島》的〈非核家園進行曲〉,是2000年左右完成的,那一年因為要辦反核遊行,希望能在遊行的時候跟大家一起唱。林生祥話鋒一轉說,有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又很慢,突然間憶起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當時在貢寮仁和宮前面放映《貢寮,你好嗎?》,彷彿還是不久之前的事情,但想想當初美濃反水庫,再看看反核運動,就不禁想問為什麼會這麼漫長?當時在凱道遊行,到福島發生核災,再到高雄的廢核遊行,過了很久很久。這個運動還在不斷的進行,接下來還要面對公投,以至於今天還要辦這樣的活動。而有了小孩後,從小孩的視角、父母的角度去看台灣社會,會希望看事情能更平衡、多元,因此生祥為大家選了〈細細妹〉作為今天的第二首歌曲。

林生祥最後帶來的是〈南風〉,背景是在六輕旁邊的大陳鄉台西村,談得依然是環境議題。台西,是六輕空汙第一個到達的地方,想要談的是空氣污染。邱毓斌在林生祥演出完後補充:「這首歌,歌詞裡面呈現的魔幻寫實,是如此真實的發生在台灣。

巴奈與觀眾互動唱《給孩子們非核家園》盼終結核四

巴奈先演唱她當年收錄在《美麗之島,人之島》裡的〈美麗島〉。巴奈說,當初是朱約信老師問他能不能唱「美麗島」這首歌。巴奈說她很喜歡這首歌,就答應了。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唱這首歌,特別是歌詞裡提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那是妳祖先血淚的歷史啊?巴奈說,我也明白,歌裡面有很多的盼望,我可以區分。這是一首我喜歡的歌,身為歌手,當然可以唱。

巴奈接著將主題帶到「國家」。她說比起美麗島歌曲中的那一群人,更大的問題是「國家」,這個國家來了之後,讓原住民族群被壓迫,而長久以來原住民被壓迫的問題要如何解決,她認為要靠國家的意志解決,不然都只是華美詞藻的謊言。巴奈接下來帶來的歌曲是人博館今年做的合輯裡的歌曲〈一種謊言〉,歌詞來自黃嵩立老師在2018年原住民族日在凱道原轉小教室記者會的發言,「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追求正義的精神和勇氣,就是行屍走肉」。

接著巴奈唱起〈歧視〉。巴奈解釋這首歌的創作背景是在今年五月疫情三級警戒時,當時看著新聞覺得歧視每天都發生,有感於網路謾罵萬華無家者在龍山寺吹冷氣喝泡沫紅茶,才會染疫。巴奈強調,沒有人想生病,但看到網路上的發言又如此讓人覺得害怕。最後來到〈給孩子們非核家園〉,巴奈用阿美族的古調領唱,與觀眾互動回應,彼此為週六的公投打氣。最後,巴奈重申希望週六的公投就把核四投掉,但就算公投輸了也要繼續努力。

崔愫欣:反核運動在絕望中的希望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秘書長崔愫欣從反核四運動的觀察談起。崔愫欣說反核運動從80年代持續到現在已經30多年,中間核四也曾停建好幾次,包含有一次是國民黨王金平當立委時候提出來的。梳理核工產業在台灣的發展,早期很多人認為核四是一種獨裁、壟斷的政策,但讓反核四這麼困難,更是因為核四與國際政治經濟結構相互交纏。崔素欣接著說明,核四與當時的外交、軍事對外關係緊密連結,當初核電廠是要跟美國買,後來法國搶到標案還被迫廢標,因此重新招標後由美國奇異公司得標。但為了服膺這個政治安排,核四就從原本的統標變成現在的拼裝車,很多包商承接之後都不順利,違法改設計、品保有問題、也有包商倒閉,包含儀控、電纜系統都有很多施工錯誤,最後台電必須承接下來,但最終在試運轉測試就無法通過,很多問題才爆開來。

崔愫欣接著談漫長的反核運動如何讓運動者、支持者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又如何得持續從事社會教育與對話讓下個世代的年輕人也能理解為什麼要反核。反核運動在台灣一直是非主流運動,直到311福島核災,讓社會大眾意識到核災的威脅,終於在2014年用民意迫使馬英九封存核四,這代表社會運動捲動更多群眾是有用的。核四封存後得面對核工利益集團的反撲,同時還得讓更多年輕人理解為什麼要反核。當代年輕人沒經歷過福島核災,只有透過不斷的溝通,才能讓這些價值真正深化在台灣的土地上,而社運團體存在的任務無非就是要傳承這樣的經驗與知識。

邱伊翎:社會運動與政府,究竟誰才是恐怖份子?

台權會執委邱伊翎分享反核運動參與者的經驗談,以及音樂與人權運動的關聯。邱伊翎回憶起參與反核運動,是因為來到台權會工作,從311福島核災後更年年籌備廢核遊行。佔領忠孝西路的那次最為印象深刻,時任行政院院長的江宜樺說抗議者是恐怖份子,怎能威脅政府改變政策。邱伊翎當時感到生氣又荒謬,政府要強迫人民接受不安全的發電方式,究竟誰才是恐怖份子?

關於音樂與社運的關係,邱伊翎回想起加入NGO或從事社會運動,音樂是很重要的啟蒙和啟發。巴奈、生祥在社運場合出現,讓更多人用音樂與歌詞作為媒介進入運動,而想到自己是國中生的時候,聽朱約信的玫瑰,即使當時對社會議題都不了解,但因為歌曲很好聽,也是很重要的啟蒙。但真正的轉折是在大學的時候參加異議性社團,因緣際會去了美濃,接觸到美濃反水庫的前輩、生祥,才知道有一群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做社會運動,看到這些人在自己的家鄉組織起來保護環境,也是很大的啟蒙。最後,邱伊翎向現場觀眾呼籲,關心社會議題的音樂人是很難得的,他們不只創作也用創作支持著社會運動,希望大家也能多多支持這些音樂人。

主持人邱毓斌最後將話題帶回週六即將來到的公投,談到身為公民能在公共議題討論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邱毓斌說,公投是實踐直接民主很大的挑戰,台灣社會的組織力不是很強,再加上越來越長的工時,很多人即使想要關心公共事務,也沒有餘力。而公民團體花了很多時間力氣蒐集彙整資訊,期許大家收到這些訊息後能將資訊往外傳出去,這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事情,也希望每個人都能共同實踐。

新聞聯絡人 : 施逸翔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 

♪|島嶼的聲音:「美麗之島,人之島」音樂串流平台​

https://va.lnk.to/AHomeforEveryon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