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心得】南方澳大橋斷裂事故外籍移工罹難兩週年追思紀念會

文/台權會志工 黃郁紋

本來想透過這次的追思會順便欣賞沿途的風景,不過到了當地險些迷路。因為斷橋,南方澳的交通變得不方便了,本來只要過橋就能抵達的地點我們反而繞了一大圈才看到活動現場,現場周圍搭建許多鷹架,怪手在旁,三角錐排列於四周,活動現場氣氛凝重、感傷。

南方澳大橋斷裂事故發生於2019年10月1日上午9點半,而今天的追思會也是在10月1日9點半開始,寧靜的漁港,停靠船隻密密麻麻,還有頭頂的烈日,兩年前的今天是他們住在船上最後的日子,那時一定也很熱,他們也正思念著家人吧?追思會場簽名桌上放著一束白玫瑰,旁邊一面立牌上有著每一位罹難的移工的姓名、年齡以及為台灣的漁業貢獻了多少時間,那些時間也就等於與家人、愛人分別了多久,因為沒出海的日子住在停泊於港口的船隻,結果遇上斷橋意外而沒有期限的與他們別離。

漁工的工作很辛苦,過勞之餘還要承受勞災的風險、仲介剝削,然而他們腳踏實地付出的勞力也換不回同等的薪資,原來漁業大國是這樣回應他們的。

街道上、大眾交通工具上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雖然是飄洋過海到外地打拼,不過他們和我們一樣,要賺錢要生活,找工作,最好有一個好老闆、一群好同事、環境不錯…還有基本的工作權益,遇到不公還可以申訴!我們一樣都有追求一份好工作的權利。追思會上,官員們承諾著將在薪水、工時和住宿的情況有所改善,不過在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李麗華女士的眼中以及外籍漁工的眼裡會閃爍著希望嗎?裡面也包含著淚水以及等待。而追求漁工的人權難道只會是漁工們在生活現實和工作之間與雇主與政府與仲介之間的事嗎? 在台權會擔任志工期間,我看到發聲的重要,想要有所改變需要努力,而團結力量大,多少人是海鮮愛好者,卻鮮少知道漁獲背後是殘酷的不平待遇、勞力、風險換來。

因為這場追思活動讓我更深入的解漁工的工作環境,在這裡感謝台權會函授影片以及欣宜提供的相關報導以及資訊。不禁也讓我想起幾個禮拜前無知下肚的生魚片背後那些看不見得故事,不論是海洋生物的生存正面臨的巨大環境變遷,抑或是漁工遭受不公待遇的狀況,令人震驚,也讓我連結到時尚產業背後也有許多壓榨勞工的事實。必須檢討生活上的必需品的來源,食物、日用品,夠用夠吃便能活下,沒有節制貪婪地汲取資源,消費者仍然持續買單,如此產業壓榨勞工的惡性循環將難解。消費者可以發聲,就與勞工站在同一陣線上改變勞工的工作環境,改變仲介制度,期待台灣成為一個友善、永續的漁業王國

會後我們和綠色和平的(代表)介紹我們是來自台權會的實習生和志工代表,他透露,在年底會有和漁業、環境相關的講座,例如如何挑選到永續漁法捕撈的漁獲,如何吃魚也保護海洋生態。也和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李麗華女士談到當初如何建立起工會,這個工會是邁向漁工基本人權保障的起點……。那天有人提到有些人看到不公的事情不能像正常人一樣視而不見,這是一種「缺陷」。聽起來幽默卻有點感傷,不過我看這缺陷就是一種追求大家都快樂的浪漫缺陷阿!多一點同理,相信漁業和生態的和諧會為彼此帶來更大的收穫。

豆腐岬的海風吹散頭頂上方的酷熱,好涼快。

延伸閱讀:

【南方澳橋垮掀漏洞】漂泊異鄉 外籍漁工的眼淚 單元1|2019.10.25 第2197集
https://youtube.com/watch?v=dmsKFeyGGZI&feature=share

造假.剝削.血淚漁場

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far-sea-fishing-investigative-repor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