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心得】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文/台權會實習生 邱冠勛
以下的實習成果報告會以實習成果發表的簡報架構呈現,分別為:為什麼來台權會、實習期間做的事情、實習後的收穫與反思以及一些感謝。


1. 為什麼來台權會?:

  我在2019年參與了人權大會的場記志工,那算是我第一次與「台權會」的邂逅,雖然之前都多少聽過,但都沒有好好的認識台權會。那次參與志工的感想是「哇,原來人權大會也可以辦成這樣嗎?」,總之是很好的經驗。但後來跟冠汝的聊天後,才發現原來人權大會舉辦的背後也是有非常需要改進的一面,這也讓我反思台權會作為一個倡議組織,是否適合擔任籌辦活動的組織,還是其實兩者是不太相容的。

  在大三期間,我其實也有想過去地球公民實習,但後來似乎是沒有繼續聯絡而不了了之。這個暑假,是畢業後第一個暑假,也是進入研究所前的暑假,想說再趁機會多探索自己,當然這是比較冠冕堂皇的理由,還有的考量是「暑假總該找一些事情做吧」。無論如何,我就來台權會實習了。

2. 實習期間做了哪些事?

  可能是線上實習的關係,我其實覺得我在八月「真正」來到北辦前,好像比起實習,更多的是學習,當然實習本身就有學習的意涵,但是可能跟我原先想像的不太一樣,不過也可能是因為七月實習人數較多的關係,大多數的工作以已經被「搶光」了;八月、九月開始我就有開始負責一些事情,也在辦公室待較久的時間。因此,我把以下的分享分為「Learning」跟「Doing」。

  首先是「Learning」,包含看函授議題(兩公約、居住權、難民)相關影片/閱讀相關資料、聽友團/議題講座、樂生院參訪、藏人案宣判、南辦參訪以及閱讀難民書籍與繪本等,在此就不一一列舉友團與議題講座或是閱讀的函授議題等,而我想要特別分享南辦參訪與樂生院參訪。南辦參訪其實是在詩庭偶然的邀約下,加上難得回高雄,就決定來去南辦看看。雖然那天沒有實習生,但跟林彤與紫婷聊的蠻開心的。我在詢問他們要怎麼整理講座紀錄時,林彤跟我補充都市規劃與土地徵收的法律關係,紫婷也補充了台灣憲法在釋憲程序上的爭議,又是讓我對於台灣整個土地議題的眼界大開,比想像的還要複雜千倍許多。後來,我找機會跟紫婷問了「南北」辦的差異,其實這是說代他人問的問題,不過我自己也是有點好奇,而紫婷給的答案其實也在我們原先的想法中:南辦主要負責人權教育,北辦則著重在倡議,後來想想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問題,在資源分配受到地緣因素的一定影響下,任何一種性質的非營利組織都會有這樣的分工,而當今人權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工作,此外南辦也有跟很多在地教育/文史與性別議題的組織建立網絡,所以我也蠻期待南辦可以找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再來是「Learning」,包含洲後村懶人包製作、居住權講座紀錄與整理、抗爭手冊讀書會、阿富汗數位人權文章翻譯、友團/議題簡報、寫信給邱和順等,我想要特別分享前三者。洲後村懶人包製作方面,因為此議題涉及到自然災害治理,對我來說是從很不同的角度理解居住權與土地議題;此外,在製作的過程中,很核心的部分是「轉譯」的能力,這之中牽涉的是「輸入」到「輸出」的過程,就是怎麼把一個歷史事件,用大家比較容易懂的「語言」說給大家聽,讓大家理解甚至更近一步關注相關的議題,我覺得我從中收穫蠻多的。另外,是居住權講座整理,戴秀雄老師用兩個小時很縝密的介紹基本人權理論與居住權、財產權以及徵收等,其實一開始我整理逐字稿實是有點吃力跟痛苦的,要反覆聽才能比較完整地記下來,而這只是第一個工作;接著,要從這逐字稿中挑出重點,就是去蕪存菁的過程,然後重新組織,變成比較完整的文章架構;最後,要在一些地方附上註解,以便讀者閱讀與補充資訊。這樣的過程比我原先想的要難上許多,又碰上居住權的議題,是更加困難,所幸有專員們的幫忙與修訂,才讓它變得更完整。讀書會的部分,我覺得算是比較沒有預期到的,實習期間竟然可以有讀書會,真的蠻有趣的。在六次的討論中,我們每次都針對不同的主題與問題討論,雖然我是有一些實戰經驗,但面對現場仍舊是很不足的,而藉由這次的讀書會,我想很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在進入現場前,先打好知識與應對的基礎,作為「武器」,讓我們可以比較安心地進入現場,即便我們仍舊無法完全掌握現場。

3.實習心得與反思:

  我把我的心得與反思整理成以下四點:法律知識與概念的建立、對「社會學」的想像增廣、對「NGO」的認識加深以及自身「實踐的位置」。

第一點,是法律知識與概念的建立。作為社會學系的學生,大學四年沒有特別選修法律相關的課程,也就對法律基本概念與知識幾乎不理解,我後來想想,這是我在當天報告時沒有分享到的,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如此,我才對「法律」一直有些排斥甚至到憎恨的地步,認為從社會學的觀點,法律根本是一切暴力與壓迫的來源,也認為這應該是大部分學生的想法。在實習的過程中,這樣的想法被慢慢取代,取而代之的是對法律的認可與持續改革的信任,這轉變來自於兩公約的閱讀、居住權講座的整理以及藏人宣判/難民法以及集遊法等,雖然以上說的這些,無論是國際法在台灣國內法化後或是台灣自主訂立的法律,都還有改革的空間—尤其是台灣的土地相關的法律—但認為如果到現在仍沒有這些法律呢?社會秩序會是如何?人與人之間又要怎麼互動呢?法律跟制度就在這邊起了作用,它雖然控制、規範人們的社會生活,但反過來說,它也是會因人們的行動而持續變化,這就是社會學很常說的:制度是人設計的,制度會影響人,人反過來也會影響制度。打到這裡,我又不得不把我學長說的這句話放進來:「人身在結構中,卻嚮往自由。」為以上的想法附上很好的註解。

  第二點,是對社會學的想像增廣。前陣子網路上掀起對於社會學系有什麼用的熱烈討論,我覺得我在台權會的實習經驗可以很直接地回答這個問題。在台權會實習的期間,我發現蠻多組織者都是讀社會學系,有些甚至取得碩士學位與博士學位,這樣講不是說取得學位應該是去當老師還是學者,而是在說非營利組織確實需要具有一定知識基礎與條件的人,除了在議題論述上能更有能量,也是在與政府協商、對話時的重要角色:此外,許多非營利組織都有與專家、學者們合作,這也是社會學學者可以介入議題,甚至解決議題的途徑,而不是停留在對於社會學只是「提出問題而不解決問題」的學科。

  第三點,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加深。原先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是停留在地球公民與台灣農村陣線,是一個混合工作的辦公室。而在實際的踏進北辦與南辦後,更理解台權會的日常工作型態與性質,除了在公開的記者會露臉外,其餘時間不是與政府官員開會,就是在辦公室工作,包含議題研究、資料整理,但更多的是行政庶務,有時還需要有些體力勞動,這些都是非營利組織工作者的日常,我也因此開始想像我會想要這樣的工作型態跟生活嗎?目前當然還沒有答案,不過我會把這些感覺放進心裡。

  第四點,也是最後一點,是自身「實踐的位置」。在實習過程中,我更加理解當今台灣非營利組織的樣貌,知道非營利組織面臨的困境,但同時也發現更多的可能性,以及非營利工作者辛苦與努力。而我在理解這些的同時,也讓我思考我「實踐的位置」的不同可能性,簡單而言就是說未來我適合在社會的哪個位置,貢獻自己的所學讓社會能夠變得更好,這其實也算呼應並總結前兩點的內容,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反思與啟發,也希望自己在研究所的生涯能一樣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中,等待它開花的一天。

三. 一些感謝

  最後的最後,還是想在這邊用文字表達我的一些感謝。因為我比較少仔細的檢查自己的錯字,總是錯字連篇—包含週誌、居住權講座整理以及翻譯等—讓看的人都很頭痛,所以我想特別感謝很用心看我週誌與講座整理並幫我改錯字的詩庭、幫忙修改講座摘要的詩林彤與宜家,以及修改翻譯文章的冠汝;我也想謝謝夏爸,比我們辛苦的總是他,但一天下班時夏爸卻跟我們說:「辛苦了」並帶著微笑;我也想謝謝紫婷、姝函,在我很多話時聽我講話,跟我聊天,也與我分享南辦的事情與議題的資訊;最後,我也想謝謝參與我們讀書會的王曦,以參與者與作者的角度跟我們分享很多實務經驗。

實習生方面,我要感謝羽芯跟郁紋,幫我構想懶人包的設計與內容,也特別感謝彥誼與范姜,很用心的規劃讀書會並引導我們參與,也要所有在我很想講話時聽我說話、但還來不及好好認識的實習生們:沈薇、新瑜、盼昀、遠哲,希望未來還有機會遇到。

真的是最後的最後,送給自己也送給大家一句話,「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真的是很奇妙的暑假,但願我們都記住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