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心得】專書推薦—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

文/台權會志工 李蕎兒


反抗的共同體:二〇一九香港反送中運動

2019年六月,香港因反逃犯條例爆發前所未有的激烈抗爭。「反抗的共同體」敘述反送中運動的緣起、過程與影響。
本書並非政治學著作,而是一個研究香港政治的學者在2019年夏天身處香港的觀察,一本寫自對香港現況的心疼與唏噓,一本連沒有政治學相關背景的普通人都能看得懂的書。

受2014年雨傘運動的經驗及教訓影響,反送中發展出幾種特性: 去中心化,行動多元化的包容及無固定形式的抗爭。去中心意指「無大台」,也就是沒有領袖或組織發號「官方」施令,一切行動均由公民或團體自主發起,並透過社交網路快速傳播。香港社運圈以抗爭手法分為溫和保守的「和裡非」以及較激進的「勇武」兩派。2019年的抗爭中雙方共同目標都為捍衛香港自由及自治,對五大訴求內容也無異議,唯一的分歧就只有採取手段,兩派系持續數十年的辯論在這場運動中便暫歇了下來。所謂「兄弟爬山,各自努力」,既然攻的是同座山頂,彼此之間當團結一致不多做批評攻擊。"Be Water" 形容抗爭運動的高靈活機動性,因時因地制宜。這樣的模式在抗爭後期的游擊戰中被發揮的淋漓盡致。

調查與追究警察濫用職權是五大訴求中的核心。然而,警察暴力隨著運動進行有增無減。警方以各種罪名拘捕遊行人士,乃至無辜路人、孕婦、老人都遭受武力對待;無差別攻擊、使用不當武力、攻擊在示威現場的醫護人員及性暴力傳聞,即使證據確鑿卻沒有警察受調查受罰;政府將抗爭冠上「港獨」、「恐怖份子」標籤以合理化警方執法過當更加深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與對警察的憤恨。維護社會秩序的理由此時已說服不了大眾,警察不當執法明顯是為箝制言論及打壓表達自由。

若雨傘運動標示香港人覺醒的那刻,反送中便是覺醒後的激烈一搏。00年代後的香港意識經歷巨大變化。一連串的社會運動讓香港人產生對生長地的認同感,回歸後的民族主義支撐起的愛國心不再有吸引力,港人更是不願再做國際角力下的一枚棋 。作者在分析抗爭策略與止暴鎮壓手段外,也詳述了外國政府與國際輿論、對台政治影響及媒體扮演角色。馬嶽教授不僅是一位研究政治三十多年的學者,他身為香港人對家鄉的熱愛更是洋溢於文字之間。反送中強調的是香港與中國的不同,一直以來的全球金融重鎮與貿易中心,香港不只是生活節奏快速、發達的美食購物天堂。香港人重新將定義權取回手中,展現身為「經濟動物」以外的一面,戮力守護瀕危的自由與法治。

違反國際公約

香港過去曾受英國統治,殖民時期英國簽署及批准落實聯合國人權公約時,將此公約延伸至香港,並明確指出「一旦人民在公約下獲得人權保障,則此一保障即隨領土轉移並持續歸他們所有,不論締約國政府是否更迭。」因此香港政府仍有義務遵守。

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第二條
任何人在任何情況及任何地方,均有免受酷刑及其他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之待遇或處罰之權利

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第三條
禁止各締約國驅逐、遣返或引渡任何人到「充分理由相信其於該國將受到酷刑」的國家。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九條
任何人不得無理予以逮捕或拘禁。非依法定理由及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之自由。

中國的法律和人權保障不足,《逃犯條例》通過後嫌疑犯可以被引渡到中國內地受審引起反對者疑慮,擔心此條例會被用作打壓異議人士的工具;而2019抗爭期間警方在短短半年內拘捕超過七千人,一統計指出至2020五月底因示威被告者定罪率不到50%。警察大量濫捕僅為造成威嚇效果,讓人不敢出來示威。儘管最後不少被捕者被釋放,卻已被羈押一段時間且過程遭受不人道待遇。


延伸閱讀:

台權會施逸翔:國權人權公約 才是港人真正的靠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