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一詞好像與我們日常生活無關,
電視上看見的影像、網路上瘋傳的圖片,一轉眼就能忘記,取而代之的是每日的生活,
「忙著生活都來不及了,哪有空去關心那個」。
然而我們在某個時刻,都有可能成為
難民(refugee)、境內失所(internally displaced)與無國籍者(stateless population)。
試想,你今天在外國遺失了護照,要如何向當局證明自己的身分,便是一道難關。
難民不一定是貧窮的,也有些是受過良好教育,老師、獸醫師、美髮師、大學生;
原本有著穩定的職業與居所,因為戰爭或迫害都成為了難民。
法律應該要盡可能的照應到人們的需求,然而一個沒有任何合法權利的人,要如何活下去?
在台灣,其實有一些來自各國尋求庇護的人,其中最常被提起的便是圖博。
自1951年西藏與北京政府簽訂和平協議後,大量圖博人流亡海外,並在印度達蘭薩拉建立流亡政府。
臺灣陸續有流亡藏人來尋求庇護,但囿於臺灣沒有正式的庇護機制,
過去政府在2000年與2009年透過總統特赦與移民法修法,
讓滯台流亡藏人取得合法居留,但後續的個案皆無法享有這種「方案」;
能給難民什麼身分、能否工作賺溫飽、如何對當地有貢獻;
難民法應該要在法制上落實,才能有所本應對所有來尋求庇護的人們。
在長途跋涉旅行中藏人流亡的日子,
他們的世界觀、五色的風馬旗、雪山獅子旗,透過這場講座,帶大家一窺究竟。
講者:
札西慈仁 Tashi Tsering/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講者因疫情影響班機取消無法返台,將以線上連線方式參與)
林欣怡/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王曦/台灣人權促進會
地點:台權會北部辦公室
講座前推薦閱讀:https://www.tahr.org.tw/publication/2161、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5268
收費:每人200元,學生價100元。50%收入將回饋社團法人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注意事項:現場備有額溫槍,進場後請務必先洗手
- 進入辦公室前將測量額溫,超過37.5度不開放進入,儘速就醫、居家隔離;進入後請先洗手,現場備有肥皂,歡迎使用。
- 室內會盡可能保持空氣流通,入場時請自備口罩並正確配戴。
- 若在14日內有出國,請勿出席,建議在家休養自主隔離至少2週的時間。
- 若您近期有發燒、四肢無力、呼吸道症狀(咳嗽、呼吸困難等)或其他身體不適,請勿出席。
- 在活動當天需每位參與者留下您的證件姓名、可確實聯繫上您的手機號碼。因應疫情變化,將視情況決定是否如期舉辦各項活動。
#有疑似呼吸道症狀者切勿入場
#勤洗手 #拱手代替握手
台北市天祥路61巷22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