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監所參訪計畫政策論壇

13 October 2014 | 05:23 PM      

【TAHR PAS】2014秋季號:30週年專輯
台權會從1984年12月10日成立至今,已經30週年。台灣從長達38年的戒嚴中,真的解放出來了嗎?台權會變隨著台灣社會的轉變,主要關注的議題焦點也不斷變更。然而3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能也須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及角色。...
香港社會怎撐起這場抗爭
面對北京當局封死了自回歸以來引頸期盼民主選舉特首的夢想,香港社會展現了國人所不熟悉的一面,從觀光大城、貿易轉運港與金融之都搖身一變,成為公民抗命、學生罷課、佔領靜坐的世界頭條。...
航空城反迫遷訪調發表會(含發表內容)

30 September 2014 | 01:50 PM      

時間 2014年10月12日(日) 下午1:00-5:00 地點 東吳大學城區部5211教室 主辦單位:台灣人權促進會、東吳大學人權學程、航空城反迫遷聯盟、航空城反迫遷訪調小組、桃園教育產業工會、桃園在地聯盟
多元家庭與性別認同:聯合國第27次常會報導
文:蔡季勳(台灣人權促進會祕書長) 本屆常會 所有報告文件滙整列 表(英文) 本屆常會將通過的 決議文列表 (英文)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7屆常會,從今年9月8日~26日,依例在瑞士日內瓦舉行。...
2014年518 Academy II 介紹
作者:陳靖涵(台權會法務,2014年518 Academy培訓學員) 對多數台灣人而言,談到韓國聯想到的是高科技生活、經濟快速發展等面向。許多人或許不甚熟悉的是,韓國與台灣在歷史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全球網路隱私行動週:國家監視行為在台灣:我們不了解的現況
數位時代的「通信監察」是極為麻煩的事情。以前的電話「監聽」,現在已升級到包括各種數位通訊如電子郵件、上網紀錄的監看監視等,混稱為「通信監察」。一方面,公民弄不清楚該本國法律規範以及實務現狀(弄不清楚狀況的台灣公民如在下...
全球網路隱私行動週:台灣通訊隱私保障期待摩根費里曼現身
2008年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黑暗騎士」電影劇情,編劇不斷挑戰正義與邪惡的分界線,小丑的那句「你不過就是跟我一樣的怪胎罷了」(You’re just a freak, like me!)...
全球網路隱私行動週:巨量監控的公眾監督,淺介美國PCLOB
2007年美國國會重新檢討PCLOB之架構,將其移出了總統辦公室,變成行政部門下的獨立性委員會。2013年美國國安局陵鏡計畫遭媒體揭露後,一連串全球大規模的不法監控事實浮上枱面後,...
全球網路隱私行動週:淺論比例原則:政府隱私監控的準則
誰能取得我的資料?當人們習慣把目光聚焦於防止駭客入侵、要求企業強化防火牆、勿將使用者隱私挪作營利的同時,必須被再次提起的,其實還是那個從未缺席的老大哥。它一直都沒閒著,始終在與時俱進,默默更新自己的行動。時至今日,監聽...
全球網路隱私行動週:後設資料:各國政府垂涎的公民隱私資訊 | 洪朝貴
談到隱私保護, 一般人會關心的是電話有沒有被監聽、誰可以讀我的病歷等等。但其實即使僅僅是「誰何時寄宅配給住哪裡的誰」或是「誰在何時到哪裡就診看哪位醫師」之類不包含信件內容或看診內容的摘要資料,從隱私保護的角度,...
全球網路隱私行動週:一個沒有巨型監控的社會?
2013年6月英國衛報揭露了美國國安局以反恐之名,不只針對境外「可疑的」外國人進行監控,還在未有法院令狀的授權下,大規模對自己國民進行電話手機、網路使用的巨型監控,引起全球譁然。這場監控疑雲的風暴越演越烈,不只美國,...
[記者會共同聲明稿] 問題不是失言,而是政黨失職、傷害民主 -- 柯文哲事件的民主習題
近日,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稱許蔣經國為政治典範、歧視女性的言論,引發諸多爭議,各界多視之為「失言風波」。但柯文哲的言論並非失言,問題的關鍵也非失言。侈言第三勢力卻違反進步價值,政黨推薦卻不負責任的護航,...
迫遷作為一種藝術?--譴責桃園地景藝術節的國家暴力
桃園地景藝術節選在舊的海軍航空基地舉辦,在中秋連假湧入超過25萬人潮,在這片即將被徵收的軍用基地上,主辦單位桃園縣政府大力讚揚軍用基地的人文歷史景觀(照片一)。但諷刺的是,桃園縣政府正如火如荼推動的航空城計畫,...
國軍基地已夠用 徵收民地沒必要--呼籲政府縮小航空城範圍 並舉辦合乎國際標準的聽證會 溝通全區爭議點
國軍基地已夠用 徵收民地沒必要 航空城貪婪徵收 今天徵我家 明天徵你家 呼籲政府縮小航空城範圍 並舉辦合乎國際標準的聽證會 溝通全區爭議點 航空城反迫遷聯盟的居民及聲援社團今天晚上至吳志揚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