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根。老屋的傳承與延續,是心裡底層最重要的東西 |瑠公圳邊老屋故事5

​大概農曆十二月初,阿公阿嬤就開始忙。從準備供品,應景的盆栽,到大掃除,大人很忙很累,卻是很開心的。一整年來的辛苦,最後這幾天忙著準備除夕、過年,感恩一年又平平安安地過去。

小時候到這個時節,特別期待廚房的事情,光聽到刀起刀落,都很開心!像是剁雞,會有肉末;準備其他的食物,可能阿公阿嬤也會給我們先吃一口。

阿嬤會在廚房大灶炊煮年糕,有甜年糕和紅豆年糕,炊紅豆年糕很費工,要先把紅豆煮過。阿公比阿嬤厲害,他會做的台灣傳統菜更多,他小時候住在萬新鐵路螢橋站,那附近現在還有很多傳統美食,後來也在萬新鐵路新店站旁做麵線羹賣。

我印象最深的是雞腳凍,他會先把爪子剁乾淨、煮出膠質,現在我已經沒有看過這種雞腳凍了:是切一塊塊類似豬肉凍,很厚工。還有灌香腸,臘月最後幾天,香腸掛在我們家樑上,從客廳旁的穿堂一路延伸到廚房,每天這樣看啊看,非常期待。還有炸雞捲跟醃豬肝。拜拜完,家裡如果有多的食物,我阿公會拿去給附近單身的人。

過年大人不是只有忙到除夕當晚,後面還有守歲、賀正,要擺象徵金木水火土的供品。初一早阿嬤會煎糕粿熱熱的讓我們當早餐。接著我們會穿新衣步行穿越碧潭橋,到碧潭西岸的開漳聖王廟,然後再走碧潭吊橋回家。這樣說來,我們生活跟水有很深的關係。

我阿公阿嬤年紀很大,阿嬤是大正七年生,也就是民國七年,阿公是民前二年出生的。他們走過日治跟戰亂的時代,在物資貧乏的年代,過年是充滿感恩的,這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阿公阿嬤也虔誠拜地基主,用很謙卑的心情感謝我們家在這邊開基,感謝過去這一年有情眾生的庇佑。​

這麼多年過去,我開始做一些以前家裡長輩負責的事情。有些事情是很日常的,像在院子掃落葉,這是以前長輩會做的,但並非複製他們的生活,更是延續和傳承,這是到我這個歲數的感觸。

老屋在這邊,連結我們家族的過去與現在。不管是哪一邊的親戚要找人,都知道要來這裡。我阿嬤大哥的長媳,前幾年看到老屋迫遷的新聞,急匆匆趕來這邊看阿嬤;或是我的同學,已經在國外生活多年,回台灣也來看我是不是還住在這兒。我爸爸家族的親戚,也會來這邊找。幾十年的時光裡,老屋一直是聯繫大家的地點。

這幾年我接手整理佛龕,祭祀在我們家是很慎重的。看著祖先牌位上的那些先祖,雖然我們並非生活在同一時空,但總覺得是有連結的。老屋讓我知道,我們源頭是從哪裡來,如果老屋沒了,家族跟過去的整個連結都會斷掉。

很多事情跟東西都會過去,但老屋代表的傳承與延續,是心裡底層最重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