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邊的老屋 | 圳邊小屋七十年,別讓光熄滅

2021/07/05

看著新店流轉70年 

屋主賴碧珍的外公,在日本時代受水利會請託,要看顧邊坡,因而整個家族在這裡住了下來。現在水泥化的圳道,當年的土堤,得靠著植樹與人工維護才能避免坍塌,因此沿岸曾經植滿樟樹固土。而今隨著土地開發,除了老屋門前的老樟樹外,幾乎已看不到當年的痕跡。

萬新鐵路終點站的所在 

小屋的位置剛好能指認萬新鐵路當年終點站新店車站的所在,有車站的地方就有勞動的機會,狹長但不寬闊的小屋,曾經住了來往打拼工作的勞動者。萬新鐵路終止營運後,小屋後方建起台汽辦公室,辦公室工作人員很多,但茶水間卻很狹小,因而每到中午午休,工作人員就會來借小屋的廚房熱午餐。小屋作為家族的住所,同時也因著位置,服務著往來需要她的人們!

拆遷惡夢 

家族在圳邊住下後,爾後數十年間,曾多次向瑠公農田水利會表達購買土地的意願,但都未能如願。2005年左右,瑠公圳道再造居民說明會上,水利會曾公開表示水圳邊的土地不租也不賣,2010年也曾邀請她的外婆陳罔市以世居耆老的身份,拍攝影片見證瑠公圳興衰,但想不到這卻只是周圍地產開發,讓他們家居住受到威脅的起點。隔年未通知賴碧珍家族應受法律保障的優先承購權利,就將老宅座落的土地分割成數個小地號、以無人居住的「空地」的名義,用未公開標售的方式,賣給不曾在此居住過的建商。建商取得土地後,即以民事訴訟要求世居於此的他們拆屋「還」地。

司法漏接的,讓我們一起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