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心得】疫情下的好幸運

文/Nathanael Cheng 鄭秉信

我從關於COVID-19與隱私權的課上研究報告先知道台灣人權促進會這個NGO。該研究的切入點是,外國媒體紛紛報導台灣人不在乎隱私權與個人資料的調取利用,想知道這些評論到底是否符合事實。我從此知道台權會疫情下對於政府調取個資的數位人權倡議的努力。幸運的是,我不僅僅了解台權會的個資保護議題的工作,也由此開始台權會實習的路線。

 

疫情的消長下,申請去台灣在台權會實習後,因台灣入境規定與簽證的不確定性,無法親自前往台灣進行實習的工作。仍然能以線上的方式參加台權會的各種工作與活動,並認識台權會的人權工作者與實習同學,確實機會難得。

這次實習讓我學習到了很多關於台灣人權狀況的新知識,也讓我重新檢討人權與人權工作本身的性質與其給社會所帶來的貢獻何在。從不同歷史和當代的角度了解台灣人權艱難的路徑,十分令人感動,讓我以全新的視角看待人權倡議者與人權受到侵害的弱勢群體的努力與辛苦。不管是戒嚴時期的綠島政治犯囚人所遭受的殘酷待遇,或是移工由政府、仲介企業以及雇主所施加的日常壓力,亦或者鄉民世代相傳的土地以國家的經濟發展之由而被徵收,皆是展現社會的黑暗,也同時給予希望,即往往遭「製造麻煩」或「 危害國家利益」之稱的抗爭者,為自己或他人受到侵害的權益而站立掙扎。

在此短短兩個月的期間,我參與了各種友團的參訪與講座,並進行探究、資料蒐集和文案處理,與會內同學討論各種人權議題,收穫種種,只遺憾的是,因遠距離與時差之故,未能參加更多精彩活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