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2021/01/16人權小蜜蜂志工培訓:景美人權園區參訪

文/小蜜蜂培訓志工 林泊瑋


此次人權小蜜蜂志工培訓參訪來到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國家人權博物館—景美白色恐怖紀念園區。景美白色恐怖紀念園區前身為軍法學校校區。1967年軍法學校併入政工幹校而遷離,翌年,警總軍法處、國防部軍法局所屬單位遷入園區現址,由軍法學校操場與學生浴室改建而成的「仁愛樓」完工後,監禁在新店軍人監獄及六張犁看守所的政治犯始陸續遷來,成為承繼青島東路軍法營區起訴、審判與代監執行的場域。1

對於一個在民主自由時代出生的學生而言,在學習台灣近代史的過程中,關於白色恐怖時期國家機器對民間社會的監控、整肅、剷除異己的各種惡行,往往淪為類似都市傳說層面的認知:既使知道白色恐怖時期國民黨政府確實有對台灣民間社會實施各種控制手段,卻依舊無法完全理解歷史課本中對於白色恐怖時期描述的字裡行間中,到底隱藏了多少台灣島上逝去的靈魂與精神。走訪不義遺址對一位正在認知、建構台灣歷史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因為現代民主自由氛圍限制了我們對威權想像,沒有親臨不義遺址現場,親眼見證威權的殘留物,試圖感受我們的先人前輩在戒嚴時期所遭遇的情境,很難全然理解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迫害程度以及轉型正義的必要性、急迫性。

仁愛樓看守所外牆

在導覽的一開始,走出遊客服務中心往仁愛樓看守所的路上,即見到景美人權園區最顯為人知的地景:仁愛樓看守所入口圍牆牆面,同時我們也在這邊進行了台權會此次參訪的全體合影。仁愛樓看守所即為當時景美看守所的主體,進入這面厚重高牆後就是羈押當時一般重刑犯與政治犯的牢房了。入口出一面竣工碑標示著完工日期:1968年10月31日,正是蔣介石的生日,可知仁愛樓的竣工也代表著獻給蔣介石作為維持獨裁國家政治安定的一份禮物。

仁愛樓中央廣場

進入仁愛樓看守所後,壓縮牢房空間所得來的廣場寬廣靜謐,兩旁是警衛室、官兵寢室、福利社、醫護室、會面室以及重整後所設立的展覽空間等。警衛室一旁有當時所留下的腳鐐兩副,金屬材質表面已鏽蝕。拾起時,鐵鍊與腳鐐發出低沈的摩擦聲響,與電影、紀錄片中的腳鐐聲相去不遠,第一次聽到卻相當震撼,而重達兩公斤的重量依然能感受到被釘上此等腳鐐後的沈重感。

進入第一個展覽空間,重建了一個「青島東路三號」模型。戒嚴時期鼎鼎大名的青島東路三號,即為當時的軍法處台北看守所,就是在景美仁愛樓看守所完工前所使用的軍法看守所。青島東路三號現址已經變成了喜來登飯店及周遭街廓,在景美仁愛樓看守所完工啟用後即被賣給財團企業做商業用途。透過展覽空間重建的建物模型以及牢房示意模型,我們可以看到當時一間牢房所關押的驚人人數,以及牢房空間嚴重不足的狀況:不到三坪的空間,關押了密密麻麻的囚犯,而角落小小的盆子竟是供二十餘人大小便的馬桶。在牢房內,狹小的空間無法讓所有人同時躺下來睡覺,牢友必須安排彼此的睡覺時間,輪流躺下補眠,而最資淺的受刑人要睡在距離便桶最近的地方,任憑溢出的排泄物沾染以及夏天高溫之下發臭的折磨。

仁愛樓會面室與福利社

會面室與旁邊的福利社最大程度地重建還原了當時的擺設以及格局。會面室與福利社分為受刑人區域以及接見家屬使用的區域,一牆之隔,隔絕的不只是最低限度的自由,更是在看守所失去的人性尊嚴。一旁的福利社不僅售有生活必需品如肥皂、臉盆等,更有各式香菸,經導覽人員介紹得知香菸軍事販售給在看守所執勤軍官兵的。而非受刑人可接觸的東西。會面室與福利社隨處可見牆上大大的「肅靜」標語,在現今明亮的燈光加上自由的氛圍,已不再肅靜,但仍能想像在當時肅殺的氣氛中,身旁都是荷槍實彈的軍人以及無孔不入的國家機器,受刑人以及會面家屬所面臨的龐大心理壓力。

仁愛樓牢房區

從中庭廣場區要真正進入看守所的牢房區,會經過一扇鐵門,然而,受刑人所走的並不是這一扇鐵門,而是門上非常突兀地設計的一個小門。導覽人員打開了小門,讓我們從小門通過,與其說是小門,我更覺得那是狗洞,需要低下身蜷曲著小心通過,難以想像佩戴著手銬腳鐐的高大成年受刑人通過時有多艱難。

進入牢房區後,簡單的設計映入眼簾:死白的牆面、鐵青的欄杆,每間牢房格局大同小異,大約皆是兩坪大空間,不知當時實際關押了多少人。一條無盡長廊上左右交錯著數不清的牢房,每一間牢房儘管已空空蕩蕩卻依然令人感到窒息。(圖片出處:國家人權博物館)

軍事法庭與第一法庭

位於景美看守所旁的軍事法庭,為多間法庭集合成的一審判機構,審理了許多當時適用於軍法的平民政治犯;而其中最大間的一間法庭稱為「第一法庭」,亦處理相當多當時的大型政治案件,其中最為人知的便是1980年3月18日,受國內外矚目的「美麗島軍法大審」。

一步入第一法庭,映入眼簾的景象瞬間讓腦中浮現了好多畫面—就是那張歷史課本上,那張美麗島軍法大審的照片啊。施明德手插口袋一抹微笑、陳菊抬頭挺胸無畏威權⋯⋯這張從小看到大的「歷史照片」,如今場景真實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我能站在四十年前七位被告所站的地方,也能跑到四十年前代表國家機器對平民百姓進行政治審判的審判長席。(圖片出處: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

除了美麗島事件多位被告曾經被關押並審判於此,更有諸如余登發、柏楊、李敖、丘延亮等人曾被關押或審判於此。乘載如此多、沈重且大量歷史意義的不義遺址,親臨現場確實很震撼,我坐在後排供休息的椅子,在美麗島大審是給記者們旁聽的旁聽席,往前看諾大的法庭空間擺設依舊,時空背景已截然不同,感念民主先輩們成功讓台灣民主轉型。

限時人權特展《援力無國界:海內外人權救援展》

導覽結束後,我們來到了展覽廳觀看限時特展《援力無國界:海內外人權救援展》。在台灣追求民主自由的路上,除了在台灣的前輩用生命與精神向威權衝撞外,也仰賴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人權團體的支援。國際施壓、接收政治難民、提供金援等等,都成為了當時黨外在衝撞體制時不可或缺的後盾。

展覽中展出以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之海內外人權救援歷史事件為主軸,依年代順序分別介紹1960年代至1992年間的政治救援案件與海內外救援者及組織,使觀展人了解這段重要的台灣民主化歷程。其中特別著重介紹艾琳達、梅心怡、三宅清子等人在國外所發揮對台灣民主轉型的重要,搭配現正進行的活動,下載活動app並完成闖關即可獲得限量精美禮品一份。透過app的闖關活動讓傳統展覽單方面的教育變成了極富互動性的活動,更能輕鬆認識到展覽所要呈現的每一則故事。


 1國家人權博物館參觀資訊>景美紀念園區地圖:https://www.nhrm.gov.tw/content_148.htm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