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9次常會:女性人權、權力與決策參與

文 / 梁芷晴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台灣人權促進會實習生)

(圖片取自www.ohchr.org/EN/HRBodies/HRC/RegularSessions/Session29/)

時移世易,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性別平等的議題,不少國家不但廢除了對婦女具有歧視性的法律,也相繼制定了保障女性人權的法律。二十年前,聯合國在北京召開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兩性平等、發展與和平」,期間通過了《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Beijing Declaration & Platform for Action)。《北京宣言》顯示出國際社會致力促進兩性平等和提高婦女地位的決心,而《北京行動綱要》則就十二個重要領域定下行動綱領。直到目前為止,189個成員國已經在這個性別平等路線圖上走了二十年了。為了讓女性走進一個於各個領域都能享有平等權利的世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29次常會致力促進性別平等,並特別就着女性人權和決策參與這個範疇作出相關討論,以確保她們在本地、國家及國際層面上,於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方面都有着全面平等的參與。

在2015年2月,女性領導者就着《北京宣言暨行動綱領》中,女性在權力和決策參與的落實情況作出檢視,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在公共及私人事務上達到性別平等,不公平的性別待遇仍然持續不變。例如,女性在政治及公共事務上的參與率維持於低水平,其在議會參與率平均只有約20個百分比,能成為民眾領導人或政府首腦的女性亦只有17個百分比。此外,在就業上,女性的薪資不但比平均工資低,尤其在商業、貿易及金融決策體系的領導人職位上,得不到平等的分配機會。為了正視上述問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把女性的政治參與納入討論,並成功在一些發展中地區,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拉丁美洲,提升女性的政治代表性。同時,在私人領域裡,一些國家已制定目標,確保女性在董事會或非行政人員的席位上至少有30個百分比。然而,這都是短期性措施。若要締造全面性別平等社會,需要消除根深蒂固的性別定型和社會規範,並鬆動紮根在社會已久的權力結構,這亦是我們將來要面對的艱鉅任務。

因此,本次常會的討論會集中強調女性在各個區域和層面的決策參與權利,主要會探討女性的人權如何因經濟和政治領域上的不平等代表性而被剝削,也會談及忽略女性在決策架構發聲的嚴重性,以及有關消除性別定型的有效措施。所以這次討論的目標是,檢討《行政綱領》中「婦女、權力及決策」的範疇,並解決目前在實行男女決策參與平等上遇到的挑戰,同時提出具改革性的方案來消除固有的角色定型,也會向人權委員會提出實質的政策去改善女性在權力及政治參與上的權利。

現今社會提倡男女平等,對於香港的情況,有人指出男女兩性的天秤在香港也日趨平衡,然而我不敢苟同。事實上,身處於父權社會中,香港女性仍然由內到外受到各方面的箝制。在家庭方面,與台灣一樣,香港也受到傳統價值觀影響,認為「男主外女主內」,一直以來都單一化了女性發展的可能性。不過,香港近年在家庭崗位上卻出現一股新趨勢,女性外出工作的比例不斷上升,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看似變得日漸模糊。因此有些人認為香港女性不再限於只做一個家庭主婦,女性走入職場在香港社會已逐漸普遍,被認為是兩性平等的一大進步。可是,我認為這只對女性造成了雙重負擔(Double Burden)。事實上,不少香港女性與男性一樣都要外出工作,下班回到家中還要照顧小孩及打理家務,是所謂的「第二輪班」(second shift),亦被視為無償勞工(Unpaid Labour)。即使越來越多女性進入職埸,但整體男性的工作佔有率仍然比女性高,更重要的是女性普遍在職埸上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在就業方面,香港存在兩性職業區隔(Occupational Sex Segregation)。在橫向隔離(Horizontal Segregation)方面,根據2011年香港人口調查報告,男性主要為科技、商業及金融等相對較高薪金、較高技術及更多升職機會的專業人士。相反地,女性則集中在連鎖銷售、飲食業及護理等相對較低薪金資、較低技術及較少升職機會的行業;在垂直隔離(Vertical Segregation)方面, 即使男女兩性從事同一職業,男性的工作職位普遍比女性高。男性傾向擔當領導者和當權者的角色,壟斷了權力及決策權。加上,由於社會都把組織家庭視作為女性的歸宿,生怕女性在會為了照顧家庭而忽略工作,因此女性都面對着破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在升職時遇到一種無形的障礙,得不到同等達到較高階層的機會。相反,男性則面對玻璃升降機(Glass Escalator),特別在女性集中的行業裡,男性的升職機會比女性尤其高。還有,香港亦存在性別工資差異,即所謂的同工不同酬,儘管女性有較高的學歷,在同樣的職位上,卻比男性領着較低的工資。

不過與此同時,有些人指出現今女性的學歴不斷提升,漸漸有着較高的社經地位,性別不平等看似有所改善。但正因為女性的地位日益提高,對男性權力開始構成威脅,美麗迷思(Beauty Mthys)則成為了一種新的武器去控制女性。透過媒體的傳播,我們都潛移默化地接受了媒體灌輸我們的一些特定的審美觀。現今社會尤其對於女性的所構造的社會規範越來越多。最熟悉的是女性都被定型為要符合「瘦即是美」的社會主流標準。而且,最近還掀起一股脫毛熱潮,這都顯示出在媒體鏡頭下,女性的身體都好像商品一樣被切割開來,剝奪了女性自身的整體性。身體是屬於女性自己的,但可笑的是,她們卻無法主宰這個屬於自己的身體。女性失去「自覺」、「覺醒」的能力,她們用社會主流的審美觀去審視自己,更盡可能地迎合這些社會標準,強化甚至內在化這些不合理的性別標籤。

總括而言,跟過去相比,女性在各個領域上的參與程度的確有明顯的增加。可是,參與程度的高低並沒有反映女性得到更公平的待遇,亦沒有顯示她們享有更高的權力或決策權。以香港為例,反倒顯示出有更多外在力量壓抑女性的發展空間。在這次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常會中提出的大方向無疑是朝着建立性別平等世界進發,然而卻欠缺實質而具體的方案內容,在通往兩性平等的通路上仍需更紮實的腳步。最後,隨着女性主義的抬頭,我並不是說要打倒所有男性,而是希望透過對女性賦權(Empowerment),令女性意識到自身在社會上的位置,意識到應擁有和其施行的權力。

性別,只不過是天生的生理構造。說到底,只要是同為一個人,就應在各個方面享有同等的權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