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抗爭成為520節目展演?

本文亦刊登於2016/05/19苦勞網公共論壇

準備執政的民進步黨擬定於5月20日新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上,特意安排了一個 「民主進行曲」的表演橋段,讓表演者舉著 「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 「核電歸零」等近幾年來社運常見的標語,在凱道上 「遊行」,提醒著執政者,自己過去是站拒馬的另一邊,不要漠視人民的心聲,成為人民抗議的對象。

這樣的橋段引起不少社運團體不滿,認為新政府將社運僅是為一場展演、做議題收割。排演時,這個假遊行,甚至還跟另外一個因迫遷而被起訴再審的華光社區案的真遊行,交錯而過。呈現出一個荒謬的景象。

然而,不論這場戲是否真的會在就職典禮上演出,而真正的陳情抗議卻可能被安排在比較遙遠的區域之外。這些抗議標語所呈現出來的意義,新政府是否真的理解呢?

「今天拆大埔,明天拆政府」所凸顯的,其實就是台灣目前所面臨的大量土地徵收、迫遷的個案,台灣小小的一塊土地,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不到的面積,一年的土地徵收案件數量,卻是日本的十倍。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多的徵收?也就是因為目前土地徵收的相關法令,舉凡從 《土地徵收法》、 《都市更新條例》、 《都市計畫法》等,都缺乏一套有效的民眾參與程序。不但徵收的 「公益性」、 「必要性」不須受到嚴謹審視,各層級都委會審查往往淪為橡皮圖章跟背書,委員會有一定比例的政府官員代表,有球員兼裁判之嫌,而無法成為有效第三方監督者。人民拒絕被徵收時,也未能有有效的 「聽證」管道,可以跟徵地機關進行有效的溝通跟論辯。

然而,面對這麼多爭議的徵收個案,即使準總統蔡英文曾在選前承諾要修相關法令,但有這麼多法令皆待修正,修法過程中必也會面臨建商財團的遊說,新政府是否能擺脫過去長久以來,土地跟房子一直被視為商品或國民生產毛額增加的重要來源,且任由自由市場炒作,而重新將土地跟房子回歸到 『居住權』的基本權保障,這將是新政府第一個要面臨的重大挑戰及危機。不用說 「未來」是否還會有 「大埔」案的發生,現在的 「航空城」、「南鐵」等已經不斷有人出來抗議的徵收案件,若政府與人民一直未能有比較好的溝通處理方式,降低目前因相關法令尚未未修正,所帶來浮濫徵收及迫遷問題,想必 「拆政府」的標語,很快又會成為反迫遷運動的「流行語」,而不只是一場在就職典禮上的展演。

而這些大量的開發、都市計畫或都更所引起的徵收跟迫遷,所凸顯的,其實不只是修法的問題,也凸顯出新自由主義的發展邏輯從未被削減。藉由不斷的市容更新或大型開發建設,來迫使都市或非都市裏面較為貧弱的階級,繼續被掃蕩到更邊緣的角落移居或流離失所。這樣的發展模式繼續下去,只會繼續強化社會的1%跟99%的階級對立。

如果大家還記得歷史,台灣解嚴之後,第一場大規模的社會街頭衝突就是520農民運動。起因就是因為政府決定開放外國農產品的進口而引起農民的恐慌。

到了現在,當台灣在談兩岸的服貿貨貿,或跟美方談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時,這些自由貿易談判所可能造成對於農業或各產業的衝擊,對於網路言論自由及隱私,對於醫療健康權所可能造成的危害,這些問題其實都一直是過去民間團體從關注 『兩岸協議』到 『黑箱服貿』到關注更大範圍的『經濟民主』所談論的議題。

過去媒體只把 「三一八」的群眾運動,詮釋為一場 「反中」的「學生」運動。但是這場運動並非從三一八才開始,關注的問題也絕對不只是「中國」跟 「程序黑箱」的問題而已。

民進黨的勝選,的確因這幾年越來越多的民怨所累積出越來越多人對於國民黨執政的不滿,及對於中國對台灣長期的打壓所造成的反感有關,這絕對是關鍵因素。但是民進黨若只是把人民的不滿,僅理解為戒嚴時期的 「反國民黨」或是「反中國」運動,這就太過於簡化了處於這個年代的人民的各種想法跟關注議題的面向。

「三一八」民眾不滿的累積從勞委會對「關廠工人」的追訴,到各種反迫遷運動的抗爭,跨性別者及同志婚姻權、原住民文化權與既有法令的扞格、到對於「憲政體制」的不滿,這些不滿,絕對不會只是透過民主程序的政黨輪替,就可以獲得解決。更根本的是對於台灣為了追求賺錢、追求利潤,卻犧牲各種基本人權、文化權及環境權的反撲。

一場就職典禮上的模擬社運展演,要提醒執政者看見人民的聲音。但真正人民的聲音,是否真的有順暢的管道可以跟政府溝通,平等的做意見交流,而不是被阻隔在遙遠的聽不見也看不到的區域之外。究竟新政府是否可以聽人民的聲音,而非繼續將人民假想為國家的敵人,視為洪水猛獸需要加以嚴加管制,這其實也反映在目前《集會遊行法》及未來相關法令的修法上。在民主國家裏面,跟人民的溝通,是必要的社會成本,而非將之視為一種恩惠。

這場就職典禮說是「人民的就職典禮」,執政者就必須謹記政府的權力是來自於人民的授權。所謂的人權在國家義務上的展現,最基本的就是「防止國家濫權、侵權」、 「保護人民被其他第三方侵權」、 「促進人民的權利及福祉」。

台灣誕生第一個新的女總統,第一次民進黨全面執政,國會中有了許多來自民間團體的新面貌,這都是非常有別於以往的政治圖像。但是,內閣人選的年齡層老化及性別比例的懸殊,也再次反映了舊有政治勢力並未完全隨著新政府的上台而消失。這也是未來新政府執政的潛在危機。

近來政府部門很喜歡舉辦各種蒐集民意的「網路平台」,但很多時候這些平台似乎也淪為一種背書,或形式化的溝通。若真正尊重民意,政府就必須正視人民所期待的政治改革。舉凡從 「修憲」到各種經濟政策、公共政策決策過程的改革,若新政府只是聽取行政部門的官僚所發出的聲音,抗拒改變現狀,若換了一個政府,很多政策都還是只是 「維持現狀」,那麼人民的不滿也只能繼續累積下去,等待下一次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