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搜尋
  • ENGLISH
    • About TAHR
    • Local Campaigns
    •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首頁 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Since Dec.10 1984

  • Medium
  • Facebook
  • Twitter
  • Youtube
  • Instagram
  • 關於我們
    • 秘書處
    • 執行委員
    • 友團連結
  • 議題
    • 集會遊行與結社權
    • 移民、難民、無國籍
    • 隱私權
    • 居住權與反迫遷
    • 人權教育
    • 國際公約與人權機制
    • 政府資訊公開
    • 企業與人權
    • 言論自由
    • 人身自由
    • 其它
  • 個案聲援
    • 健保資料庫訴訟案
    • 桃園航空城反迫遷
    • 台北社子島
    • 樂生院漢生病友
    • 已結案
  • 新聞室
    • 新聞稿
    • 投書
    • 聲明
    • 其他
  • 出版品
    • 年度工作/財務報告
    • 電子報
    • 數位典藏
    • 其它出版品
  • 參加活動
    • 志工/實習申請
    • 請台權會演講
    • 講座及工作坊
    • 場地租借
    • 我想訪談
  • 捐款
    • 訂閱電子報
    • 信用卡定捐/單筆
    • 募款餐會
    • 捐款Q&A
    • 其他方式捐款
    • 捐款徵信

只准達官顯要掃街 不准失業勞工絕食?

投書

22 November 2014 | 12:15 AM

邱伊翎
集會遊行與結社權



本文刊登於 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

11/29選舉投票日越來越逼近,許多候選人紛紛上街拜票掃街,製造了不少噪音,對於行人的交通也造成一定程度的阻擋跟困擾。在一個民主的國家中,這些行為雖然擾民,卻從不會被警察所阻擋或制止,因為這是公民參政權的一部分。

然而,當長期失業、無法獲得適當轉業的國道收費員自救會試圖在國民黨部前廣場進行絕食抗議,卻遭到警方舉牌要求解散並隨即強制驅離,這樣的情境發生在選舉期間,對比於候選人的掃街拜票,不勝唏噓。

從來,人民就不會吃飽沒事幹,沒事要上街抗議。通常,人們都是在窮盡一切陳情管道仍無法解決問題,才會選擇集會遊行。集會遊行權作為買不起廣告或媒體的窮人最後表達意見的方式,在台灣卻屢屢不受到尊重。

雖然根據兩公約施行法,已經內國法化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1條早已明確保障「和平集會」之權利,今年也有大法官釋字718號解釋,認為我國集會遊行法違憲。但作為戒嚴遺毒的<集會遊行法>至今仍未修改,今年度也發生了多起警察用警棍毆打和平靜坐學生及民眾的國家暴力事件。甚至,在整個選舉期間,亦顯少有候選人對於這樣的基本人權表達關切。

根據聯合國集會結社權特別報告員在第68屆大會上所提交的報告特別指出,和平集會結社權是公平選舉的一部分!不論是選舉期間或間隔期,和平集會結社權對於民主進程都密切相關。這些權利是民主的基本要件,也是個人或群體參與公共事務、表達觀點的重要途徑。

特別報告員指出,在選舉期間所舉行的任何和平集會,不論是否支持執政黨或政府,都應該享有同等待遇。這些集會應當獲得國家的平等保護,不論示威者屬於什麼樣的群體。

然而,國道收費員自救會在國民黨部的絕食,卻又讓我們看到許多沒有編號及身分識別的國家警察,對於和平集會的民眾,任意強制驅離。這些執行公權力的警員,不需要出示身分,有如蒙面警察一般,不受到任何約束或監督,事後也難以追究責任。這是我國集會遊行權保障的一再倒退。

選舉期間,是一個國家生活的獨特時刻,也是民主制度中的重大時機,我們也天天不斷聽到候選人的宣傳車或廣告說著,要大家投下神聖一票,是為了促進我們更美好的生活及確保我們的權利或福祉。然而,在這樣的時刻,我們的執政當局卻不斷用警力來打壓人民表達意見的機會。只准達官顯要掃街、不准失業勞工絕食,讓這些所謂國家的主人,情何以堪?

  •  
  •  



議題列表

  • 集會遊行與結社權
  • 移民、難民、無國籍
  • 隱私權
  • 居住權與反迫遷
  • 人權教育
  • 國際公約與人權機制
  • 政府資訊公開
  • 企業與人權
  • 言論自由
  • 人身自由
  • 其它

最新消息

【2025地方人權工作坊側記】集會遊行重要嗎?
聯合新聞稿|蔣萬安別執迷不悟 停開違法公聽會 撤銷生態社子島
【側記】各國政府與企業垂涎的公民網路隱私
廢死星期四側記:執行死刑了,還要反廢死公投?
「港都中的幸福未滿—貧窮人的台北-高雄串連展」議題講座:漁業王國下的奴工:遠洋漁業的人權問題與企業責任
2024暑期大專人權營側記:數據女性主義
2024暑期大專人權營側記:居住權
2024暑期大專人權營側記:行動策略
老舊核電不延役,呼籲修法勿草率
緬甸地震災後,是誰在讓災難加劇—當災難成為壓迫的工具

為維護台灣人權促進會運作的獨立性,我們不收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捐贈,不承接政府採購案、研究案,亦不收受可能影響本會獨立運作性質的經費。我們相信有大家的支持,才能真正在台灣落實應有的人權價值。我們誠摯邀請您繼續與我們同行。

  

台北辦公室

  • +886-2-25969525+886-2-25968545
  • info@tahr.org.tw
  • 100台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8號6樓(6F., No. 28, Beiping E. Rd., Zhongzheng Dist., Taipei City 100009 , Taiwan)

高雄辦公室

  • +886-7-5506522
  • 806高雄市前鎮區一心二路157號10樓之4(10F-4, No. 157, Yixin 2nd Rd., Qianzhen Dist., Kaohsiung City 806 , Taiwan)
隱私政策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網站的原創內容皆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3.0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若您希望台權會授權官網以外的內容,請您email來信說明以下事項:
(1)申請人及聯絡方式;(2)使用目的;(3)希望授權的內容。
若您希望將本會官網或官網以外之內容用於商業用途,亦請來信與我們討論費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