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地方人權工作坊側記】數位隱私與網路自由

數位隱私與網路自由

撰寫:Winston、Andy、大寶、黃猷珵(均為工作坊學員)

編輯:楊紫婷、周冠汝

科技、藝術、人權

藝術家如何為人權發聲?Dimension Plus 超維度互動創意總監蔡宏賢,帶領學員探索藝術家眼中的數位世界。這門課讓學員了解,以生活物品、科技產品為媒介,融入藝術創作或行動,就可以為人權相關議題發聲。其實藝術創作不用想的太難或複雜,比如透過藝術工作坊讓參與者製作點燈裝置聲援香港雨傘運動。講師介紹柏林的團體 Tactical Tech 製作的展覽資源「玻璃房間」(The Glass Room)及網路排毒手冊(Data Detox Kit),並分享在台展出與工作坊操作經驗。透過鄭淑麗的藝術創作、台北當代藝術館即將展出的「Hello, Human」、手機廠牌的網路追蹤廣告,讓學員獲得數位工具在疫情擴散下的應用反思:科技帶來便利,卻也隱含監視,隱私侵害等問題,如何透過藝術創作,表現反抗跟與行動。

AI科技的快速傳播,青少年沉迷手機如同吸食毒品一般,長時間依賴,導致生活於虛擬網路世界,而跟真實世界上脫節。課程中透過手機中毒自我檢測表,以手機螢幕時間檢視自己是否太過依賴科技,同時也認識社群網站無限捲動頁面、刺激情緒、捕捉注意力等設計,如何讓使用者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影響。

互動學資安:網路運作卡牌活動

資安社群CSCS(Civil Society Cyber Shield)為台灣資安從業人員組成,以志工形式協助台灣公民團體做資安健檢與培訓。講師淑華帶領大家藉由卡牌,認識手機與電腦如何連上網路,什麼是DNS,以及學習如何提升個人資安。

網路資訊安全與個人隱私息息相關。我們在網路上傳輸和分享大量的個人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身分證明、金融資訊和健康紀錄。若這些敏感資訊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可能導致身分被盜竊、個人財物損失以及其他不良後果。更重要的是,由於台灣地處東亞地區,地緣政治因素使得資訊安全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台灣需要警惕極權國家可能透過網路竊取資料、攻擊基礎設施等行動。以下是講師提供的一些建議,以降低生活中可能的資訊安全風險。

  • 使用加密通信工具: 使用端到端加密的通訊工具,如 Signal 或 Telegram,以確保通訊內容的機密性。避免使用中國的通訊應用程式,因為可能受到監控。

  • 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 使用可靠的VPN服務,保護個人網路隱私,但需留意VPN廠商的個資利用政策以及廠商資金來源。

  • 定期更換密碼: 定期更換所有使用的帳號密碼,除了使用強密碼,也避免在不同平台使用相同的密碼。

  • 安全地保存資料: 在設備上使用加密和密碼保護敏感文件。避免將敏感資料儲存在雲端服務,以減少被不當取用的風險。

  • 避免公共Wi-Fi: 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特別是在敏感情境下進行重要操作,儘量使用VPN連接來提高連接的安全性。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資訊安全的威脅形式也變得越來越複雜。勒索軟體、網路釣魚攻擊、惡意程式碼等威脅層出不窮,需要不斷更新和強化資安防禦措施。 由於台灣 大多數公民和企業都依賴於網路進行日常生活和業務活動。這使得資訊安全問題影響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在地緣政治的大環境下,網路資訊安全是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提高對於網路風險的認識,加強個人的資訊安全意識,同時鼓勵政府和企業不斷改進技術和制度,以確保網路世界的安全可靠。只有在共同努力下,我們才能充分享受數位時代帶來的便利,而無需擔憂資訊安全的風險。

言論風暴中的數位干預:間諜軟體的人權侵害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的資深倡議專員Brian,以數位世界裡「間諜軟體作為資本主義的標的物是如何運作?」以及「使用者作為資本主義市場中被交易的對象,是如何被運用以及對自身的影響?」兩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意識展開討論。 

根據Digital 2023 Taiwan 分析報告中指出:2023 年,台灣社群平台用戶總數已達 2,020 萬, 佔全國84.5%人口,足見台灣人對於社群媒體的高使用黏著度。不過這也意味不受地域時空限制,能隨時隨地進行的社群媒體活動,讓使用者留在網路空間的個資與數位足跡恐不再屬於個人。 

間諜軟體的「一鍵式感染或零點擊感染」兩種運作方式成為人權侵害最普遍的案例,其中以飛馬間諜軟體(Pegasus Spyware)及掠奪者間諜軟體(Predator Spyware)最廣為人知,並造成許多人權捍衛者、新聞記者、學者、政治人物僅透過使用社群平台就遭受 嚴重的個資、人身安全的侵害。 

然而除了隱私侵犯之外,Brian 更進一步點出在自由市場機制之下,大型企業經常為了企業盈利,與侵害人權的國家或組織合作,亦或透過各種機制(程式設計、演算法) 讓使用者無意中沈浸在違反人權與歧視的使用環境中,或刻意配合(屏蔽某些特定內容與帳號)以及對專制國家的人權侵害手段不斷讓步。

以羅興亞族群危機為例,擁有危險的演算法以及魯莽追求利潤行徑的 Facebook,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緬甸軍方在 2017 年對羅興亞人犯下的暴行,而此項指控也已得到 Meta 內部的吹哨者證實。《社會暴行:Meta 與羅興亞人獲得補償的權利》的報導中更直指 Meta 公司已經知道,或理應知道 Facebook 演算法正在加速反羅興亞內容在緬甸傳播,但 Meta 卻仍未採取行動。除此之外,相關社群平台中所建立的審查機制,不僅缺乏多元文化脈絡認知,不同國籍與了解各文化脈絡的審查員嚴重不足,也導致助長文化霸權以及加深特定種族標籤的現象。讓人不禁反思,數位時代下的自由、民主機制是否可能成為可交易的商品及變相淪為侵害人權的武器? 

 在網路世界裡忠實地體現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道理,相較於現實世界中可被抹去的足跡,在數位的世界裡一旦留下「數位足跡」便很難抹滅。當我們透過大數據、演算法享用各種快速與彙整的資訊時;當我們透過社群平台張貼文章、照片、影片或個人資料,向外界展露自我及連結世界時;當我們為了方便,在未經謹慎審視按下同意而開放所有隱私權限時;當我們為了博取流量和追求新鮮刺激而忽視數位侵害時,可能也同時向資本主義市場及其掌權者宣告「萬物皆有價」的價值觀。因此,人權及隱私,有價或無價,都與使用者息息相關。當每位使用者從自身使用習慣做起,就能促成民眾隱私抬頭。

知識與實踐:整體課程與實作心得

在本次工作坊課程中,我認識到隱私權與資安的侵害。生活中處處都會在科技平台間留下足跡,廣告商進而藉由這些隱私資訊投放個人化的廣告,進而影響個人自主的表達。在眾多議題中,我認為歐盟 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規範保護與處理個人資料時的隱私和權利是重要的,該規定要求企業和組織提供更透明的資料處理方式,加強個人對自己資料的控制權。在工作坊演練中,我們這組實際查看常用購物類型應用程式的隱私權條款、刪除帳號容易與否等規定內容,發現不少應用程式未說明清楚個人資料的運用,以我負責的 PChome 為例,就連使用者要求需要刪除資料都需要額外提供身分證字號和證件後才能申請。與高鐵相比,高鐵對個人資料運用的規範完善許多,然而在移除帳號後保留 30 天的條件,卻也讓大家產生歧異想法。

近年的科技防疫,在資料的運用上也是這次課程討論之一,例如以疫情管理優先的形式流程。當國人的身份因出入境而被註記,是否需告知本人?當操作1999 簡訊實聯制時,電信商對資料是否進行額外的處理?當政府需要蒐查個人足跡時,個人資料的使用是否超出使用目的?這些議題的反思,都讓我重新回顧以往使用個人資料時,相關規範是否明確,以及我們的個人資料是否已經習慣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