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2022/09/22 南方有人系列——落地異鄉,文化生根—談在台移工文化及社群連結

文:台權會南辦志工-馨珮

主持人-林彤(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移工在台灣這座島上已經生活很久了,在70、80年代已有很多東南亞移工來到台灣,但以對國際的想像來說,台灣對東南亞文化的了解相對較少,這次很開心邀請到庭寬和安妮來跟我們談談台灣的移工文化。庭寬是一位藝文工作者,也從事了移工相關工作的研究;安妮在台中成立了名為1095的移工NGO組織,還設計了《移工人生》這款桌遊。兩位在去年開始,在高雄勞工博物館有個「移路相伴」展覽,展出了移工在台灣的生活樣貌,現在還在展出中,歡迎大家看看。那現在就先請庭寬來和大家分享。

與談人-吳庭寬(藝文工作者)

大家好我是庭寬,今天是第一次來台權會,很高興跟大家分享對話。我與安妮差不多時間開始接觸移工議題。我也是1095協會的理事,關於移工議題一直有在研究與做展覽。我在2015年開始接觸移工議題,2019年後主要進行印尼移工的實踐探索。於藝文方面,關於移工議題,在台灣電影圈發展興盛的多為紀錄片—透過紀錄片紀實關於移工、移民及難民作品;文學方面像是報導者、兒童青少年文學等等,也開始會談到移工議題,也讓我們進一步能去思考,老師如何在教學現場與孩童溝通移工議題,甚至透過食譜也能講故事。影視劇本方面,透過對新聞事件的改寫,如《花甲男孩轉大人》、《徘徊年代》這些戲劇及電影中也開始加入了移民議題。

剛剛提到的多為台灣人的創作,而移工自己的書寫讀本則較少,最主要收錄於2006年到2016年的《四方報》,移工會投稿文學作品,這些文學獎的投稿很多,但能翻成中文出版的可能才百分之零點幾。而現在也有大學USR計畫的文學比賽、仲介業者推廣文學創作等等,也發展了移工的創作。

2006年成立的印尼移工寫作社團,投稿者大部分是看護,他們運用有限的空閒時間,在上面發表自己的文學創作並進行交流。這些社團在臉書上找得到,多為在台灣的分社。移工在社團裡可以變成雜誌的網路特約記者,將文學作品蒐集整理後發表在報刊雜誌上。2006年開始,因為智慧型手機的發展興盛,移工有了接收資訊的媒介。這些雜誌的封面幾乎都是移工的照片,多為合集作品,裡面也會出現文學獎比較不會出現的書寫內容,如禁忌之愛、同性或主從之愛等等。直到2016年,則幾乎看不到這些雜誌了。

各縣市都有不同的文化展演團隊會四處進行演出。像是戲劇、民俗舞蹈、武術及走秀等等,而嘉義、台南、高雄較多樂團展演。這些展演會因地制宜,發展出不同生態。特別想介紹的是移工設計的服飾,衣服上會有印尼區域縣市車牌,就能依照穿著知道是對方哪個地區的人,進而相互交流,也發展出同鄉會。印尼移工對台灣各縣市也有不同稱呼,像台中的印尼稱呼語是「伊斯蘭教」;彰化是「愛的城市」,因為很多台灣人跟印尼人結婚改信伊斯蘭教;而高雄是「向善的」,因為高雄的工業區多,常有廠工跟船員出現摩擦,因而這樣期許。

接下來是人權地景導讀,家庭看護如何創作?他們大多會躲在衣櫥,或是在浴室進行創作。youtube上即可找到與移工有關的歌,多為印尼本地從90年代開始出現流行的音樂。我在2020年開始從事歌謠數位採集,自2001年台北辦了第一場外勞文化節之後,陸續各地皆有來自印尼、越南、泰國與菲律賓等等的移工朋友們自發舉辦的音樂會。他們會請明星及移工報名表演,而中南部多是搭棚的流水席宴會,也有在婚宴會館、里民活動中心或工業區附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有相關的活動。我在遇到這些創作者後,他們都會把創作寄給我,包括MV、編曲、影像素材等。

在東港,廟會上聽得到印尼歌,也有移工募資建造的清真寺。東港印尼移工目前兩三千人,當地都看得到印尼人、印尼文字、印尼餐館等。東港船上或是改車,有很多移工的塗鴉文化,會寫一些歌詞或是他們的心情,進而創造移工與當地人、僱主的對話空間。像這次勞工博物館移路相伴展覽,為了讓大家進一步了解移工生活,其中有一塊透明板子裡放置了橘色水桶,就是顯現移工需在無遮蔽處洗澡,希望港口的衛浴設施能做改善。

林:謝謝庭寬精彩的分享。音樂歌詞是真實反應移工們在台灣或生命中的感受,也讓我們能對印尼、東南亞文化透過翻譯去做接觸。接下來請安妮來跟我們分享。

與談人-官安妮(社團法人1095移民公文化協會理事長)

大家好,我是社團法人1095移民公文化協會的理事長,安妮。最開始的契機是參加了中部與東海大學合辦的中部移工人文社會與創新實踐計畫,後來就越來越有感情並且脫離不開,今年已是第7年投入移工議題。

「1095」其實是3年的天數總和,指的是移工一個工作簽證的天數。協會今年正式登記立案,負責的項目包括資訊翻譯、移民/工創作協助曝光、移工培力、文化接案等等。協會從2015年草創時,就開始進行移工議題研究、認識在地新住民店家、設計活動、發展導覽(新住民店家合作夥伴);2017年協會和龍騰出版社設計了桌遊《移工人生》,走進校園教育現場,後來發現教材不夠深入,就把桌遊內容更新;2020年因疫情無法進入校園,研發了教材線上化。

在疫情之前的移工活動,例如在東協廣場的行動圖書館,我們會在現場放一些印尼書籍,提供臨時座位供大家閱讀。發現有些移工會來建議想要看什麼類型的書,在這之中能被動地觀察移民/工的需求。2017年到2018年在東協廣場舉行了畢拉密影展,是戶外電影院,總共播出12部與東南亞移民工相關的電影,我們還找來了導演、翻譯;2017年在東協廣場的印尼女英雄日,是由看護工自主性舉辦,同年在東協廣場,移工們一起慶祝印尼國慶日,舉行趣味競賽。東協廣場的石頭地板都有突起,趣味競賽大家光著腳,我其實看了心疼。大家看到移工們都在東協廣場舉行活動並不是因為特別喜歡那個地方,而是借不太到其他場地。像這個台中公園舉行的中爪哇同鄉會慶典,其實就是借不到空間,只能到台中公園進行,還有只能在這個台中北區國民運動中心舉行的羽球比賽。移民工們在台灣的空間租借比較困難。

如何讓台灣人與移工交流認識?這邊將受眾分為台灣人與移工。受眾為台灣人-希望讓大家習慣移民工存在生活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議題研究、議題推廣、教育課程,關鍵評論網上有我們發表的印尼、越南跨國遷徙全記錄,也做了線上懶人包。也希望促進軟性文化交流,比如推動一般民眾識讀多元文化,我們會與移民工、共同策劃這些活動;有些移民工的私房料理餐廳,能促進與台灣人交流,文化間彼此尊重。也有Podcast會聊印尼文化的主題,協會也有像《移工人生》的教案設計與推廣,之前也有互動劇場和帶導覽。

受眾為移工-需要的是培力課程、需求支持與陪伴-例如有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行動圖書館、女英雄日,協會也致力進行公共資訊翻譯,希望凸顯媒體轉達資訊無法顧慮移工社群。也舉行了移工中文課、移工劇場課、照護技巧課程,回應移工在台生活的勞動技能。

中文課的部分,課程內容如下:

海外工作心理建設-回想出行前如何跟家人溝通?家庭溝通、家庭成員角色定位、自我表述-家鄉文化專長、台灣文化認識、移民工權益、自我情緒表達、心理疾病自覺、勞動壓力覺察。希望能讓移民工們能夠表達出需求與了解自己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以上是我的分享,謝謝大家。

QA時間

Q:東港船上移工繪畫標語,雇主願意嗎?

吳:看雇主意願。雇主有很多種,每個人個性不一。移工內部差異性也很大。我正在研究如何轉印船上塗鴉。塗鴉包括負面情緒、歌詞、台詞,最多為家鄉的名字。很趣味,這是漁工自己與社群溝通方式。大家對塗鴉的想法不一,從而產生對話,都是學習文化協調的過程,也是個人或團體與資方的磨合。

Q:如何進入移工社群,進行互動取得信任?

官:會當地語言才比較能進入,但身體語言與態度也很重要。開頭盡量做出文宣再請新住民姐姐翻譯。我們也會固定與適合背景的新住民老師合作,也會請移工給意見、練習溝通,用對工具、找對的人很重要。

吳:語言是個門檻,但完全不會也可跨過。有些印尼團體時常也有台灣人存在,有相同興趣也可跨越文化隔閡。建立合作關係超過7、8年的也有。南部多勞動背景人員,沒時間學語言,但只要願意溝通,也是善意展現。勤奮與誠實最為重要。好奇是互相的,累積學習與交流,都是可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