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側記】7/25 兩個世界的「難民危機」——台灣記者看歐洲v.s.美國記者看台灣

文/台權會實習生 陳薇安

校訂/林姝函


移動的想像與失落是台權會第一場的夏日難民講座,由台灣的跨國自由記者廖芸婕,跟駐點台灣自由記者Nick Aspinwall進行對談,從記者的觀點帶聽眾了解難民議題。

芸婕分享了在當代的想像中有許多「誰是真難民」的爭論,因為國民都只希望把資源給真正需要的人。但是芸婕認為移民跟難民的身份區隔沒有這麼絕對。在講座跟之前舉辦難民議題展覽時,她帶著民眾想像如果自己是難民的話,會怎麼看待自己的處境,以及身旁一同逃難的人。她試圖讓參與者打破我群/他者的界線,而這樣的心態也是她鼓勵聽眾在討論難民議題時抱持的心態。

芸婕也分享了在巴勒斯坦採訪的經驗   -「一群難民找到新家,卻造成了另一群難民」的難題與悲劇。她講出巴勒斯坦人們的故事 - 巴勒斯坦人們在加薩遭遇戰火,停電、停水、戰爭的狀況;而在看似較為和平的西岸,軍人隨時可以進入逮捕、槍斃居民,造成極大的不確定性與恐懼。這些事情都真切的發生著。她希望,聽眾們能夠打破既有對難民的刻板印象,理解難民、理解看起來十分遙遠的人們。

Nick則分享了在採訪許多在台難民,尤其是採訪香港流亡者的經驗。因為台灣並沒有難民法,因此有很多香港人來到台灣不知道該向誰求助,甚至遭到詐騙。多數時候,香港抗爭者也只能以學生簽證或工作簽證留在台灣。對於部分證件被沒收、缺乏金援的示威者,申請簽證,甚至維持基本的生活開支需要都是十分困難的。而基於政治考量必須隱姓埋名、無法參與公民社會的狀況,也是很艱難的處境。

Nick也提到,除了香港難民,也有許一些他國的難民,希望可以在台灣取得庇護,但台灣政府的做法都是將他們轉往第三國,有時甚至不願意根據他們的意願受理他們的庇護申請。而更少人注意到的是,部分移工來台的原因也不只是因為經濟因素,而也有躲避政治迫害的考量,例如在網路上批評菲律賓總統的Linn Silawan,就面臨回國後被刑事起訴的極大可能。這些案件平日曝光度較少,但也值得關注。

在精彩的演講過後有聽眾提問 - 作為記者,應該如何平衡報導所謂「成功」或「失敗」的難民故事。芸婕認為,重要的是要呈現出人性的幽微面。看似成功的案例卻可能在得到庇護下依然感到失根,而看似失敗的案例也可能在移動的過程找到歸屬。Nick則認為,成功與失敗非二元對立的,作為一個記者的職責是去講每個人的故事,將人放在報導的中心。

而也有人詢問該如何面對民意無法接受難民的困境。芸婕認為,這就是她作為記者為什麼要一直說故事的理由。因為說故事可以模糊界線,讓讀者思考「我們真的不會有一天成為他們嗎?」,讓人從故事中同理。而Nick則說我們也可以從自身做起,持續的關注、持續發展同理心、在自己的位置努力做出改變。

兩位記者在今晚向聽眾們呈現了許多故事,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來說,難民或許聽起來遙遠,但是開始對於難民與人權議題的關注,一點也不遙遠。第一步就可以從持續關注難民法立法,以及在台難民的權益開始!


講者介紹

廖芸婕

寫報導、非虛構創作的記者。從台灣出發到歐亞非美,「故事在哪裡,就往哪裡跑」。關注受到壓迫,無法移動或離境或面臨邊境文化、語言上的生活衝擊。作品環繞在邊界、衝突、理解的議題上。分享故事是跟「家」有關的概念,想討論離散。

Nick Aspinwall

在亞洲的中國、台灣、菲律賓等地報導。主要的報導故事關注移民,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理由的移民,都是有很多理由。這些人不論是已經移民或是準備移民,都有很多共同點。在這場講座,會講自己作為記者的經驗,不論是在台灣或其他國家,做這些報導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