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羽芯(台權會志工)
《邊境之聲》
柏林圍牆倒塌,世人以為世界不再有隔閡,殊不知那些磚瓦,已悄悄地換個面貌,在國與國之間切斷許多難民心中一線生存的希望…
身在臺灣,擁有一個居住的地方、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國國籍是稀鬆平常的事。然而,世上有許多人,因為原生地經濟差,無法給他們溫飽或是發生動亂等因素,只好背著行囊穿越險惡的地形、躲避巡查的警察,只為了在資源富饒的鄰近國家生存。不幸的是許多人在這趟逃亡之旅中失去了生命、與家人分離。
影片中有兩種呈現方式,第一是從旁紀錄單一角色的生活與互動,
其中主要描繪五種角色,分別是從辛巴威逃往南非的難民、在西班牙/摩洛哥邊界每日搬重物維生的婦女、穿越美墨邊界只為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邊界巡邏警及在邊界放置水及撿拾遺物的人。
其中一幕是打算穿越美墨邊界和孩子團聚的夫妻攀到邊界的牆上,見到對面巡邏車徘徊,以及眾多不懷好意的監視器、感應器盯著他們,像是在對著他們說:「滾開,離我遠點,這裡不歡迎你們」。接著畫面帶到牆內,彷彿回應這不友善的態度一般,牆上大大的寫著「這邊也是有夢想的。」兩邊的人或許長相、膚色有所不同,但本質是一樣的,我們都是人、都有喜怒哀樂、都有理想及願望。
第二種是將影片畫面分割,其中有一幕被分割成四個區塊,不同身分(難民、邊境警察等)的人們,用餐時聊天的畫面。從談話中可以聽到警察擔憂難民穿越邊境後,可能帶來傳染病或是鬧事;也可以聽到難民們穿越邊境,只不過是想要有個可以讓他們吃飽穿暖的機會,他們明明沒做什麼,卻在路途中遭受槍擊。
整部影片中最令人感到震撼的是,用縮時呈現邊境上牆的變遷,從可以攀爬矮小的蛇籠、拒馬,變成水泥製成的高牆,逐漸把兩邊區隔起來,人們越來越難以跨越。畫面中多次呈現的分割,就如同牆一般將不同處境的人區隔,但兩端的人們都做著一樣的事、有著類似的夢。
《86天裡69分鐘》
電影一開始出現許多骨頭、廢棄物、小帳篷排列在海岸邊,看起來怵目驚心,接著畫面一轉,看到了女孩麗恩跟著家人搭上船、公車,開心的唱著歌和其他孩子玩耍,彷彿只是出遊一般……。
整部片沒有旁白、解說,單純的透過鏡頭記錄下這段旅程。跟著麗恩一家搭上輪船、公車、火車,住在好幾個白色大帳棚裡,沒有床也沒有個人空間,一起床便不停地趕路,時而見到她與家人疲憊的表情,時而見到麗恩與家人可愛的互動。
即便對於年幼的影片主角麗恩來說,長途奔波並不是她這個年紀可負擔的,但他們一家其實很幸運,有住在瑞典的家人可以依靠,沒有在旅途中遭遇不測。片中可以見到除了他們外,仍有許多難民一同奔波、尋找有個地方可以接納他們……只是,多數人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可能在途中遭到許多傷害、虐待甚至死亡。
透過影片,我們只看到了近百萬逃亡難民中的一個小家庭,只跟著麗恩一家奔波86天,見到其中69分鐘的過程。然而,百萬的難民現在仍在遷移,在各國的邊界被阻擋,難民的逃亡之旅並沒有結束。
《水泥的滋味》
「爸爸給了我家裡的鑰匙,說建築工先去戰爭結束的國家,等戰火肆虐完家園後再回去重建。爸爸,我還在等」
2011年開始至今,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間的衝突化為武力抗爭,造成近百萬人成為難民。影片描述這個背景下,到其他國家從事建築工作的敘利亞難民。
片中只有少數主角的獨白,大多用畫面呈現,工人日復一日早上前往工地工作,晚上在簡陋宿舍休息的情況。
其中一幕是工人回到他們破舊的住宿處,背景是新聞上播著敘利亞徵兵廣告、民宅被砲彈炸毀、女孩吸入毒氣奄奄一息;廣播說敘利亞難民被多國歧視拒絕入境,甚至被切斷手指,工人們無奈的看著社群網站上被戰火摧殘的照片,不停放大,似乎在找尋他們的親友。
《水泥的滋味》最大的特點是在人物臉部的特寫,早上工人搭乘工業用電梯時、工作時的表情,以及夜裡眼睛映照著電視上家園被破壞的景象。
在環境音的部分別有用心,有一個橋段是建築工地的景象及戰區裡坦克移動的景象交叉出現,當你不看畫面,會分不出工地機具使用時發出的聲響和坦克履帶移動的聲音。對那些工人而言,在家鄉遭受毒氣及戰火的攻擊,跟幸運逃到其他國家擔任建築工,大概是很相似的,處境並沒有改善。
我想,那些敘利亞的工人心裡大概會充滿矛盾。都市繁華的高樓大廈,對比戰區的殘壁斷垣。
他們辛苦地為別的國家人民蓋房子,卻無能阻止自己家鄉房子被摧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