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同意,OUT:在RightsCon與來自全球的數位人權工作者結盟
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個資任憑業者分享、利用的隱私條款嗎?病人只能容忍就醫與社福資料未經個人同意,供第三方研究利用,除了事後退出外,沒有更進一步同意權的保障嗎? 國際數位人權大會RightsCon今年來台舉辦,...
數位人權刻不容緩:公民團體對台灣政府提出的九大訴求
政府至少應針對衛福資料、健保資料、醫院病歷與檢驗等健康資料之利用,訂定明確保障個資保護的規範,落實自主之知情同意、事後控制(停止利用與刪除)、撤回同意等權利,以符合台北宣言等醫學研究倫理、...
2025台灣個資法補破網關鍵年,資訊自主守得住嗎?
目前個資法仍缺乏未來個資保護委員會可採取的政策工具,以預防其他部會發展過分蒐用個資,或是過度限縮資訊自主權(例如現行個資法保障的查閱權、停止利用、刪除權等)的政策或法規。
2024地方人權工作坊-數位人權學員成果:常用APP隱私政策評比
學員分別從美食、購物、交通、娛樂、行政等五大日常生活面向出發,檢視自身使用的APP或網站會員,並仔細確認當中個資保障規範為何,進一步比較不同企業或機關的個資保障程度差異。...
國際資料隱私日:民團盼完備個資法與獨立機關職權
1月28日國際資料隱私日(又稱資料保護日、隱私日),旨在提升隱私權意識,受多國響應。台灣近年歷經眾多個資保護危機,公部門主導的至少就包含2020年晶片身分證錯誤政策、2022年2300萬戶政外洩事件,...
新個資法能否戒除浮濫蒐用個資的癮? 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預告修正「個人資料保護法」草案台權會意見
此波修法是為了回應憲法法庭111年憲判字13號(健保資料庫案)判決,試圖建立個資蒐用的「獨立監督機制」。本次修正除了明定可統籌協調跨機關個資業務的「個資會」作為主管機關外,更納入「個資保護長」的制度,方向堪予肯定。...
【側記】個資保護權利實踐:國王的新衣?AI發展的鎧甲!
個資法賦予我們查閱、刪除等權利,但實際行使這些權利卻困難重重。本場座談邀請到個資保護機關籌備處曾傑科長、中研院法律所陳舜伶研究員、中研院資訊所王柏堯研究員
人工智慧基本法是沒有階梯的空中樓閣
自科技部2019年制定「人工智慧科研發展指引」後,國科會今年公布「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試圖趕上國際管控人工智慧風險與保障基本人權的立法趨勢。然而,現行的草案版本,不但缺乏研發及部署人工智慧可遵循的治理路徑,...
電信資料利用事證與個資會籌備處之回應
台權會於六月中,發函提供電信資料利用違反個資法嫌疑之事證,請個資保護委員會籌備處(以下簡稱籌備處)向地檢署告發相關業者。本會於七月初收到籌備處回函。籌備處將本會函文移文給通傳會,而對通傳會錯誤將「去識別化」...
打詐相關修法須健全透明與救濟措施,確保人民個資不受濫用
行政院於5月9日公布「打詐新四法」,送入立法院審議,草案涵蓋《通訊保障及監察法》、《洗錢防制法》之修法,以及新法《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下稱詐防條例)、《科技偵查及保障法》。立法院政治人物也不乏公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