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別人」之前,從「自己」出發的N種探索

~人權教育創意工作坊活動側記

 

「人權教育」和「民眾劇場」的交會以及具體合作,今年我們已經執行過三次,首次是一月的「地方人權工作坊」,頭兩個晚上都是邀請曾靖雯老師帶領課程,讓不相識的陌生學員和工作人員每個人彼此之間,能夠透過互動式的民眾劇場的元素,一方面循序漸進的「探索自己和人權的關連」,另一方面也讓夥伴之間的關聯能藉此得以起一個「橋樑」或者說「觸發」的功能。

第二、三次則是用「人權教育創意工作坊」的形式來執行,對象改為「從事人權教育的工作者」,活動目標也改為工作者以合作的模式,進入一趟「自我探索、反思與再創造的歷程」(活動雖然是一天,但這個「歷程」不希望是一次性、而有延續性)。

但由於6月16日中區場次的參加對象比較同質(以教育工作者為主),加上主辦單位是第一次執行這類型的培訓,反觀8月4日的南區場次,參加的對象背景更加多元了一些,而且是第二場次的創意工作坊了,有做更細膩一些的調整,因此在操作上應該是有比前次來得相對熟練和周延一些。
 
在鳳山這場的討論中,有夥伴提問:

即使我們讓學生對於勞動人權的知識有了更多的認識,但是對他們而言有何具體意義嗎?自己曾經在學生時期的打工經驗當中,遭遇到雇主拒給勞健保,向雇主反應及明確要求後,對方反唇相譏、意指我不夠資格。即使有勞權知識,又如何能真的獲得保障呢?

這裡頭其實有兩個層次的教學可以嘗試:議題知識和公民行動。另一位講師許民憲律師也分享他的看法,他認為,
 

知識就是力量,有困惑才知道問題所在。問題並非無法撼動,取決於我們「行動的抉擇」,是否發揮公民行動的力量。一旦行動了,有了案例或判決,對受雇者及雇主都是有意義的,進而會更重視勞動檢查。

要做「議題教育」,知識和資訊的確是基礎、不能缺席,不過為了讓學習更有效,互動式、參與式的課程活動,能夠使議題知識的溝通傳播更為有效,而溝通過程中的思辨,也會讓抽象感或距離感較明顯的議題,能更加立體化和具象化。
 
一對多、單向式的議題講述,經常是講者把精心剪裁好的議題知識,介紹給聽者。即便有預留提問和討論的時段,然而活動形式的基調既已設定如此,大多數的聽者可能也是抱著「聽取知識/認識議題」的預期和習慣而來,主體和主動性是有限的(當然亦可能有反例,不能武斷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講者其實對於台下聽眾的狀態也沒有足夠的資訊得以了解。

我們在每次的創意工作坊,讓大家分享對於人權教育的想法,在8月4日這場裡,
有人說人權教育是白色的,從未知到知道,是學習的過程」,
有人說人權工作者就是『黑暗中的微光』,
也有人說「人權工作者就是直面著世界上的各種裂縫」,
有人說「人權教育是認識裂縫,試著做可以填補裂縫的事情」,
也有人選橘色, 因為覺得「做教育的過程中,是對方能找到原本就有的力量。可能只是暫時沒有看到身上的力量,我們可以一起找到力量,而不是我教你,你才有力量」,
也有人說「人權在台灣,過去是很黑暗,慢慢有曙光。自己個人在意的是,有時候受迫者不自知,壓迫者也不自知,產生很微妙的關係。從小受迫者,長大變壓迫者,更奇妙了。所以自己想在體制內放下種子」。

做有機的課程研發,而不是教案罐頭
 

後來在合作議題發想時,有一組夥伴針對勞動議題,做了很深刻的省思,教學重點要聚焦在哪?有人選青年貧窮,有人選勞基法修惡,有人意在青年貧窮。可是在教育現場,各普通高中在拚升學,學生到大學對勞權才比較會有感覺,也就是越靠近就業,才越有感於職場權益問題。高職生也可能在拚四技二專。也有夥伴指出,私校的學生比較明顯來自中低收入戶,包括就學貸款比較沒有能力還出來。⋯⋯透過討論,各人慢慢凝聚出共識,而這些討論歷程也呈現出課程可以鎖定的學習重點,包括了貧窮的原因(社會結構)、勞動狀況、工作職缺、貧窮世襲等等課題。

本會(南部辦公室)和曾靖雯老師及許民憲律師合作這次人權創意創意工作坊,我們基本上認為「教育」不只是傳遞知識,本身「誰」(Who)透過「什麼方式」(How)在理解「什麼事」(What),是更為重要的過程。靖雯老師在工作坊的上午,先帶領大家一起練習把教育對象是「誰」放在心裡,以對方的學習條件為基礎,午後再透過合作發想,嘗試框架出適合的教學內容及方式。

整個活動當中,就是試著運用更具互動的、參與的方式,讓學習更有樂趣、讓教學更有成就感。活動並沒有立即切入「議題教學」(這一點不曉得有沒有使得參加者感到些許失望呢?),而是從「參與者自己」,透過暖身活動讓大家練習更放鬆,(因為越放鬆就越有創造力),回顧「自己身為學習者」的經驗,回顧哪些因素讓學習有所收穫或無感,進而幫助「自己身為教學者」時,覺察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參加者共同演練「教學者」與「學習者」之間的多元互動關係,彼此「提問」,進而釐清「教學目的」,然後選擇「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

人權教育,未完待續。

我們持續提升自己「議題教育的創意」!

活動日期: 
2018/08/04 -
01:0009:00
主辦單位: 
台灣人權促進會
南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