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活動已額滿,您的報名將列為候補,若有名額將再通知您完成報名。
 本活動目前未開放報名(尚未開始或已截止)。
在6月18日,讓我們一起來到中和區的緬甸街,透過街區導覽、議題探討、文化美食的視角來認識緬甸,並與講者們深入討論本周主題—被迫離開家鄉的羅興亞難民們所面對的生存困境,以及一個好的庇護機制可以怎麼更好的承接住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們。
2023-06-18 09:50   至   14:00 加入 Google 行事曆
2023-05-31 14:06   至   2023-06-18 00:26
235 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22-1號

在6月18日,讓我們一起來到中和區的緬甸街,透過街區導覽、議題探討、文化美食的視角來認識緬甸,並與講者們深入討論本周主題—被迫離開家鄉的羅興亞難民們所面對的生存困境,以及一個好的庇護機制可以怎麼更好的承接住這些流離失所的人們。

羅興亞難民由於在緬甸是族裔、宗教的少數,在被大規模迫害前,就是各種形式壓迫的受害者,他們經常遭受到任意徵稅、土地沒收、清毀清真寺、酷刑和虐待、非法處決、行動與財務限制、強制驅逐和房屋破壞、強迫勞動等壓迫。在2017年時,由於族群衝突的爆發,羅興亞人遭緬甸軍警大規模殺害,居住的村落也遭到焚燒,自此大量的羅興亞難民開始流亡。

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截至2023年4月30日統計,在孟加拉有超過96萬的羅興亞難民,這些難民營往往居住及衛生條件十分惡劣,大多數住所只由竹子和防水布建造而成,使他們極度容易受到像颱風這樣的極端天氣影響,若發生像火災這樣的意外,經常造成大規模的傷亡,使得這些羅興亞難民即使逃離了大屠殺,也經常要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勉強求生存。

為深入了解這些議題,這次講座邀請了在2016到2019年間,曾進入若開邦的難民管制區、孟加拉的羅興亞難民營以及泰國等地,進行深入採訪的記者楊智強,來分享他所看見的羅興亞難民議題,同時我們也邀請長期關注難民處境的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邱伊翎,從制度面來與我們分享面對難民的湧入,一個國家建立庇護機制的重要性。
 

【講者介紹】

◼︎ 楊智強

前《報導者》記者、現為《報導者》特約記者,長期關注羅興亞難民、緬甸內部族群衝突與台灣軍事相關議題。第43屆金鼎獎專題報導獎得主、並曾獲的曾虛白新聞獎、吳舜文新聞獎、SOPA亞洲出版協會新聞獎等。著有《最陌生的鄰居:韓國》一書,並為《烈火黑潮》、《島國毒癮紀事》共同作者。

◼︎ 邱伊翎

現任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與台灣人權促進會執委,曾任亞太難民權利網絡東亞副主席與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長期關注台灣難民法推動進程及尋求庇護、無國籍個案之處境,在台權會工作期間,加入亞太難民權利網絡(APRRN)及全球關注外國人收容的聯盟 International Detention Coalition(IDC),並曾參加過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民間諮詢會議。

【活動資訊】

◼︎ 時間:6/18(日)9:50-14:00

◼︎ 地點:三季 Sanji Teahouse(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22-1號)

◼︎ 費用:現場參與費用 NT$550(當日會有導覽行程、緬甸特色午餐、奶茶、點心),現場人數上限為16人,若現場人數已滿,可關注台權會臉書粉專,當日會有講座直播

◼︎ 繳交費用包含:無線導覽機租借費、導覽費用、部分餐費,無額外營利

◼︎ 民主基金會補助部分費用

◼︎ 退費原則:活動開始四日之前取消報名可全額退款,於當月20號退還款項,非台銀帳戶將扣除手續費30元。在活動開始四日之內取消,一律不退費。

【活動內容】

9:50 / 開放報到

10:00 / 緬甸街導覽

10:40 / 講座 1:羅興亞難民與難民營的情況 - 楊智強

11:15 / 休息+緬甸特色點心時間

11:25 / 講座 2:建立庇護機制的重要性 - 邱伊翎

12:00 / 與講者們對談+QA - 楊智強+邱伊翎

12:30 / 品嘗緬甸美食與奶茶

13:40 / 回饋時間

14:00 / 賦歸

———

主辦單位:台灣人權促進會

協辦單位:鳴個喇叭!緬甸街

補助單位:台灣民主基金會

 

 

活動費-含導覽、午餐 NT$ 550
235 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