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諾貝爾和平獎看當今的人權挑戰呢?

如何控訴這場尚未結束的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2022年諾貝爾和平獎,以一位還在白俄羅斯獄中的人權捍衛者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兩個努力紀錄與揭露俄羅斯各項人權侵害的人權組織:俄羅斯的「紀念」(Memorial)與烏克蘭的「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挪威諾貝爾委員會(Norwegian Nobel Committee)頒出這座世界最高榮譽的獎項,基於「促進批評權力的權利,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為記錄戰爭罪行、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作出傑出努力。」,將這三道人權光環,直直地照見俄羅斯普丁(Vladimir Putin)政權與俄國史達林時期過往泯滅人權的黑暗面。

今年二月爆發的這場不義戰爭,已經造成至少六百萬逃離家園的烏克蘭難民,以及幾乎同樣數字,許多無法逃離的境內流離失所者,這加起來超過一千兩百多萬的戰爭受害者,有許多人原本就是處境不利者,但卻因為這場戰爭遭受更大的衝擊影響,包括女性、兒童、高齡者、與身心障礙者,俄軍的屠殺行為、殺害無辜與任意性侵女性,再次印證人類史上任何戰爭與武裝衝突,都會勾起人性最邪惡的那一面。

2022年以「惡宇宙」為主題的高雄電影節,其中一部烏克蘭紀錄片電影「戰火時,我們正青春」(Boney Piles),如實地紀錄自2014年俄烏衝突以來,一位生活在烏克蘭托列茨克(Toretsk)煤礦區14歲女孩娜斯恰的底層掙扎生活,面無表情的小娜,在她殘破的房間門口對著鏡頭訴說,戰爭期間的三枚導彈不僅奪走她的父親、家園,也奪走她的童年與青春。這場戰爭,已經成為像小娜一樣許多烏克蘭孩童的日常。

誰來停止戰爭?誰又可以保護戰火下無數像小娜一樣的女性和兒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於1945年成立的聯合國,憲章清楚寫下,宣稱要「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以及「增進並激勵對於全體人類之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但如今看來卻無比荒謬與諷刺,是誰公然違背國際人權法?是誰意圖藐視上述聯合國憲章重要宗旨並發動俄烏戰爭?這個國家正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俄羅斯。

另一個人權紀錄同樣惡名昭彰的常任理事國,就是俄羅斯的鄰居中國,這兩個理應積極促進世界和平的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卻以其極權國家之姿,對內鎮壓異議人士與少數族群,對外則扶持同樣違反人權的國家,比如中國和俄羅斯,在緬甸軍政府2021年再次非法關押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並發動政變鎮壓人民時,就公開支持緬甸軍政府的暴行。

遠在歐洲的俄烏戰爭爆發之後,全球都在關注與討論,台灣作為一個不斷受到中國軍事侵擾的獨立國家,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武裝衝突地區。許多人可能會以為,面對中國以「和平統一」包裝的實際軍事威脅,台灣的軍備與民防變得更加重要,但同樣重要的,其實是透過台灣不斷地推動民主深化與人權基礎建設,強化台灣的人權價值與落實人權保障,並積極促進國際人權的團結,比如台灣政府盡快建立難民與庇護機制,就是其中一項我們可以努力的人權項目。當台灣在亞洲與全球範圍,越來越堅守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就能更加確立我們與中國極權政府的不同,人權不是武器,但卻是我們最堅固的護盾。

同樣以「和平」為名,服膺於國際強權的聯合國安理會那蒼白無力的「和平」,相對於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所頒發的和平獎項,有如太陽光照般的「和平」,高下立判。沒有人權的和平,最終只會走向陰沉死寂的墓園,這是世人想要的嗎? 

 

文 / 施逸翔 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原文刊載於國語日報中學生報 第5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