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資料隱私日
|
回顧過去一年,美國波士頓全面禁止人臉辨識。比舊金山僅採公部門禁用更嚴格,私人同樣不得購買和使用。2020年,台灣更常見到偵測出人臉並自動量測體溫的裝置,更習慣於在各場所留下聯絡方式,甚至身分證字號。
台灣的隱私保護,是否隨著資料蒐集日常化提升呢?
|
|
|
農曆年將至,除舊佈新的同時總不忘回顧過去的一年。台權會也在網路隱私權上回顧了這一年發生的事件。除了隱私權,這個月我們仍持續進行「人權小蜜蜂培訓」,在人權教育上繼續耕耘。
而COVID-19的疫情從2020延燒到2021,對全球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生活都帶來極大衝擊,台權會翻譯了聯合國居住權特別報告員於疫情間撰寫關於「禁止迫遷」之文章,邀請大家一同關注居住權。
新年快樂!
|
|

海旺天光-邱和順被遺忘的32年 竹南場
台灣人權促進會早在1993年便開始救援邱和順,而將近28年後的今日,當年代表民間人權團體在監察院外的陳菊,如今已經進入監察院成為院長以及國家人權委員會的主席,而邱和順仍在獄中。願陳菊院長不要忘記28年前陳菊會長的初衷,請以同樣的力道,想辦法盡快讓邱和順獲得自由,好好吃一碗肉圓。
|
|
|

人權小蜜蜂志工培訓——創意倡議策略
在準備倡議行動時,時常需要思考如何發揮創意以吸引不同的群眾認識議題。而一般NGOs、學者們有著滿滿的論述,卻不曉得如何思考民眾的需求,努力辦了活動,卻常常被嘲弄是同溫層自嗨。台權會這個月特別請到兩位講者分享他們是如何發想「創意倡議策略」。
|
|
|

COVID-19 準則註釋: 禁止強迫驅逐
COVID-19的疫情從2020延燒到2021,對全球的社會、經濟與政治生活都帶來極大衝擊,多國的政策都要求民眾「留在家中」維持社交距離,以降低疾病傳播的速率。但很少被談及的事情是,「留在家中」的政策要能發揮效果,前提是住所必須是安全的空間,才能讓人們能有尊嚴、和平地在家中避難。
|
|
|

線上書展──人權元氣包!
2021線上書展,台權會推出「人權元氣包」。用一本書與特選小物,渡過陰冷且持續被疫情籠罩的2021年初。
元氣包裡面有滋潤心靈的書單,最強的兩公約人權補帖《人權小撇步》、《反迫遷手冊》、《國界上的漂流者》,而特選小物則是台權會限量的烏鴉手帕、元泰竹藝社掏耳棒、繭裹子眼枕、水獺毛巾!
|
|
|
本月的電子報是由吳亭臻進行編輯。 
感謝您的訂閱或支持。我們歡迎您將此份電子報分享給您的朋友,如果願意,也可以鼓勵他們訂閱。如您對此電子報有任何意見,都歡迎您隨時來信至 info@tahr.org.tw 告訴我們。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一個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有您的支持,會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點此捐款。點此看1月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人權促進會|100 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28號6樓|https://tahr.org.tw|TEL: 02-259695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