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已屆秋季,近來如何?

台權會與日本人權組織Human Rights Now共同發布中文版台日海鮮供應鏈人權風險報告,透過訪談遠洋漁工、工會、仲介與政府,揭露潛藏在台灣遠洋漁船至日本海鮮市場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與非法捕撈的風險,進而呼籲台灣政府應廢除雙軌聘僱制,保障漁工在海上的通訊與申訴管道,盡速完成人權盡職調查立法。與此同時,我們也指出,生態社子島計畫耗費巨資開發,而且市府自行評估財務不具可行性,更將導致許多弱勢居民遭受迫遷。我們認為,北市府應將社子島現有建物密集聚落從區段徵收中完整剔除,避免現行計畫爭議。

我們持續推進議題,也關注與聲援不同群體。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後,台權會以莫拉克風災災民安置經驗為鑑,呼籲應建立中繼屋安頓各家庭與部落,始能共同思考後續重建,避免重蹈文化流失、諮商同意權難以落實的覆轍。我們也參與跨性別遊行、同志遊行,說明「彩虹難民」─LGBTIQ+在部分國家面臨刑罰、暴力、歧視的艱難處境。因此,呼籲台灣應盡速通過難民庇護法制,保障彩虹難民們的合法身分,避免受遣返風險。近日,我們也翻譯EFF(電子前線基金會)文章,介紹數位身分的保護措施,如零知識證明的技術與漏洞。

台灣遠洋漁工面對巨大的強迫勞動
首份台日海鮮供應鍊潛藏人權風險研究報告中文版公布

台權會與日本人權組織Human Rights Now於10月15日發布研究報告表示,台灣遠洋漁船到日本海鮮消費市場的海鮮供應鍊潛藏著巨大的人權侵害風險。

報告透過訪談遠洋漁工和印尼遠洋漁業工會組織、仲介業者、與印尼政府,證實為台灣遠洋漁業奮鬥的印尼漁工,普遍符合多項國際勞工組織 ILO 的11項強迫勞動指標。除了供應鏈不透明、非法捕撈、惡意欠薪、惡劣工作環境,漁工也遭受欺騙和長期孤立,完全被排除在台灣基本勞動法規之外。

報告也調查日本和台灣遠洋漁業相關企業對漁工強迫勞動狀況的掌握和作為,發現現有的申訴管道並不適合漁工使用,且台日兩國政府嚴重缺少保護漁工勞權的制度,呼籲政府應推動企業人權盡職調查立法、建立指引,並建立國家聯絡點機制落實資訊揭露與外部監督。

閱讀全文
[翻譯]單憑零知識證明並非保護用戶隱私的數位身分解決方案

近年來,世界各國政府出現對網路空間年齡驗證技術的需求。「零知識證明」(Zero Knowledge Proofs,ZKPs)技術被各國和科技公司視為能解決隱私問題的方式。ZKP使被驗證方不需提供任何身份的具體資料,但也可能帶來驗證方濫用權限、過於頻繁或過度索取資訊(例如收集IP位址)的問題。若它被視為身份驗證隱私問題的完全解方、應用於所有網路系統中,則可能擴大在網路上流通的個資生態系,成為限制網路言論自由的工具,因此不應在缺乏充分保護的情況下推行。
閱讀全文
苛政蔣隨講不聽 社子島案將讓北市每人多背債七萬 本土小黨齊監督 自救會疾呼終止有毒社子島計畫

社子島案,不僅是錯誤的都市計畫將帶來上萬居民的迫遷,還會讓每位臺北市民多背債 7.3 萬元。社子島的開發經費高達 2,341.98 億元,已然超過台北市一整年總預算,且政府《財務評估報告》自評財務不可行。但市府依然執意進行「生態社子島計畫」的協議價購程序。

民間團體指出,台北市政府應順應民意比照航空城前例,主動將社子島現有建物密集聚落完整剔除區段徵收整體開發,再讓聚落內有意參與區段徵收之地主自行整合申請納入區段徵收,才能有效降低拆遷成本,減少社子島計畫爭議,實質加速社子島環境改善的進度。
閱讀全文
為什麼災後需要中繼屋:莫拉克風災重建嚴肅的一課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後,台權會從莫拉克風災災民安置的經驗,呼籲應建立中繼屋讓家庭、社區和部落在暫時安頓時也能居住在一起,共同思考後續重建的選項。

莫拉克風災時,由於921大地震後中繼用的組合屋難以退場,政府接受慈濟的倡議不興建組合屋、直接建永久屋,導致受災的原住民族只能暫住在軍營等簡陋又不適合家庭居住的安置環境,很多人選擇離開或依親。族人各自分散的情況下,後續重建的相關資訊不透明也難以進行討論達成共識,無法實質保障諮商同意權。

國際救災上以印尼莫拉比火山噴發為例,不強制遷村、設置適當居住條件的中繼屋、保障生計用的耕地,也提供五種不同的重建模式,讓社區和家庭可以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生活型態的重建,值得台灣政府關注和學習。
閱讀全文
台灣第23屆的同志大遊行,讓我們一起關注彩虹難民的處境

今年是台灣第23屆同志大遊行,但「彩虹難民」在國際社會和台灣的處境依舊艱難。同性關係在64個國家仍被視為犯罪,12國甚至可判死刑。許多LGBTIQ+難民僅為了做自己,便遭受暴力、歧視與家人拋棄,被迫逃離家園。

在尋求庇護的過程中,他們也更容易遭受騷擾和暴力,直到獲得難民身份才能開啟安定生活。但若逃離到沒有難民制度的台灣,彩虹難民的生活將更艱難,他們無法獲得合法身份、沒有健保、無法合法工作,政府也未提供安置與生活津貼,甚至有被遣返的危險。台灣自詡重視人權,卻讓逃來求生的人孤立無援,台權會因此呼籲政府儘速通過《難民法》,建立健全的庇護法制,以真正落實人權。
閱讀全文
年度募款目標,仍有逾100萬缺口懇請支持人權工作

今年的募款餐會雖然圓滿落幕,但台灣人權促進會距離年度募款目標,仍有超過100萬元的缺口。對於幾乎全靠捐款維繫的NGO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

台灣在短時間內成為亞洲最民主的國家之一,但當前的內外局勢卻讓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內部政治極化與外部中國極權的威脅,都提醒我們:人權必須是台灣社會不可動搖的根基。

唯有堅守人權,民主才不會被蠶食;唯有人權為本,島嶼上的每個人,才能團結守護這片土地。

接下來,台權會將聚焦的核心行動如下:

守護隱私權
隱私權是民主的基石。我們將集中力量推動三大個資保護法案,並改革數位服務「強迫同意」等制度,保障公民自由無懼地參與公共生活。

捍衛公民權利
我們將持續推動集會遊行法與社團法的改革,拆解威權遺緒,保障人民自由表達與參與公共事務的權利。公民就是社會的免疫細胞,唯有不斷行動,民主才會更強健。

推動人權教育
人權教育是孕育未來行動者的土壤。台權會長期深耕校園與社會,舉辦「南方有人」議題講座、青年人權營、地方工作坊與暑期實習,將艱澀的人權議題轉化為對話與行動,讓更多青年、公民在學習中成長為人權守護者。我們持續突破南北差距,將教育資源帶往更多在地,並透過跨團體合作,讓人權觀念在社會各角落發芽。

做無力者的後盾,抵禦極權,以人權為根基
與此同時,我們期盼,不再有人必須承受失去家園的痛苦;被迫逃離的求助者,能在台灣安心落腳;支撐龐大遠洋漁業經濟的勞工朋友,能免於強迫勞動。

面對中國的壓力,我們更要堅持從人權出發,要求政府所有政策都以保障人權為優先。只有如此,台灣的民主才能持續延展到下一代。

我們堅信:在成熟的公民社會裡,捐款給你信任的NGO,是投票外的民主實踐。此刻,我們需要你的支持。每筆捐款,不論單筆捐款,或是小額定期定額,都能讓台灣人權促進會,繼續在最前線位人權議題發聲與行動,推動倡議、深耕教育、守護民主,持續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為維護台灣人權促進會運作的獨立性,我們不收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捐贈,不承接政府採購案、研究案,亦不收受可能影響本會獨立運作性質的經費。有大家的支持,才能真正在台灣落實應有的人權價值。

▮募款專案
① 倡議專案:以人權為盾,捍衛民主國
② 人權教育:一路向前,人權教育列車行駛中
​③ 廢死專案:我們承諾協助廢死聯盟募款,希望沒有死刑的那天盡快到來

▮ 單筆或定捐支持
再多 200 位夥伴支持,就能撐起工作人員一半的薪資。工作者是台權會倡議與教育的動力,從跟進法案、舉辦活動,到陪伴當事人、面對制度挑戰,每步都是專業與日夜的投入。

✦藝術挺人權✦
今年,也有支持人權工作的畫家,提供作品回饋給捐款人。像是參與刺蔣行動的鄭自才老師;長年關注勞工、原民議題的林大洋老師。
募款專案捍衛台灣
定期定額支持人權
台灣人權促進會是長期致力於倡議人權議題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不接受來自政黨的補助,所有經費皆仰賴民間,尤其是小額捐款。
感謝您的訂閱,有您的支持,讓我們的工作更無後顧之憂!